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完整章节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完整章节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诸葛黄晧,由作者“排骨”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姜维就算再诡诈,也无法救出佷山上的蜀兵。当夜。秭归城中似有大批兵马出城,吴国哨探只看到一条火龙往东而去,延绵十余里,江边的天空被映得通红,朱桓不敢大意,急忙遣快马将这一消息告诉陆逊。“丞相,姜维此举,究竟有何用意?”全琮不解地问道。“这不过是姜维的“瞒天过海”之计,他已经用过一次,本相岂会轻易上当?”陆逊哈哈大笑道。全......

主角:诸葛黄晧   更新:2024-02-17 18: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诸葛黄晧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诸葛黄晧,由作者“排骨”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姜维就算再诡诈,也无法救出佷山上的蜀兵。当夜。秭归城中似有大批兵马出城,吴国哨探只看到一条火龙往东而去,延绵十余里,江边的天空被映得通红,朱桓不敢大意,急忙遣快马将这一消息告诉陆逊。“丞相,姜维此举,究竟有何用意?”全琮不解地问道。“这不过是姜维的“瞒天过海”之计,他已经用过一次,本相岂会轻易上当?”陆逊哈哈大笑道。全......

《完整章节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精彩片段


秭归城中。

“今,关索、吴懿将军在夷水一线,已经成功拖住吴军六万兵马,我可展开下一步的部署!”

姜维很是自信,廖化却为难地说道:“大将军,我军能调动的兵马不足,如何能解关将军和吴将军之围?”

“大将军,今,信陵城中还有三万吴军,城外十里也有两万兵马协防,我秭归的兵马又无法脱身,如何能解我军的夷水之围?”

“大将军,若要解夷水之围,我要么攻克恩施,再攻克吴军的壁垒,这需要数万兵马!以我现在的兵力,恐怕……”

“几位将军,勿急!我自有破恩施之法!”姜维笑道:“我不仅要破恩施,我还要将吴军围死在夷水!”

“大将军,你……没开玩笑吧?”张嶷不可置信地问道:“要围吴军于夷水,必须破夷水以西的恩施,还要破夷水以东的长阳城!纵然我能破恩施,又如何破长阳?”

“大将军,若要取长阳,必经信陵、宜昌、宜都三城,这三城皆在吴军手中,我如何能破长阳?”傅佥也不可置信地问道。

姜维示意众将安静,然后自信地令道:“廖化、张嶷,你二将连夜赶往巴东城,领城中的一万八千兵马,屯于恩施城北五里处,摆出攻城的架势,然后依计而行!”

二将领命后,接过姜维的锦囊,半信半疑地往巴东城而去。

……

两日后,夷水以东。

廖化、张嶷领兵到恩施城下挑衅谩骂,偶尔不停地擂鼓呐喊,却从未率兵攻城。

此时,驻兵于夷水壁垒的吕壹,由于一直没有等到陈表的求援信号,所以一直守着壁垒,阻断吴懿的兵马前往恩施。

“吕将军,哨探来报,吴懿的兵马东退十里!”一名军司马前来报告道。

吕壹点点头后令道:“传令,立刻进兵尾随,扎壁垒御敌,但不要与吴懿交战!”

“将军,我若紧随吴懿,若蜀军攻打恩施,我如何及时去援?”

“此乃丞相之计!”吕壹解释道:“蜀军才一万八千兵马,陈表在恩施有一万大军,蜀军如何能破城?你等依令而行即可!”

“诺!”

此后,每当吕壹刚刚筑起壁垒,吴懿立刻就退后几里,而吕壹始终步步紧逼。

两日后,吴懿的兵马与吴班汇合,然后在半坡上扎寨,这样既能保护水源,也能防止吴兵射来火箭偷袭;此时,吕壹依旧在夷水边筑起壁垒,防止吴班、吴懿从夷水以西逃窜。

另一边,诸葛瑾、张承领兵赶到后,他们只是驻扎在要塞以西作为后援;

与此同时,孙桓、周鲂依照陆逊之令,每不停地袭扰吴班和吴懿的营寨,蜀军始终坚守在水源处不与之接战,只是依托营寨内简单的工事,用弓箭作为还击。

……

在这几日里,张绍和傅佥引秭归城中的两万蜀兵,大张旗鼓地往信陵逼近,每隔二十里就布下一寨,守卫信陵的朱桓和张膺按照陆逊的指示,坚守城池和营寨不出,只是不停地派出探子,监视蜀兵的一举一动。

“丞相,如今,信陵和恩施都有蜀兵在城下挑衅,我该如何应对?”全琮问道。

“不必紧张!”陆逊不屑地笑道:“姜维并不会全力攻城,就算他攻城,我城中兵马亦能轻易守住。”

“丞相,姜维明知攻不下这二城,却故意引兵到此,此间定有古怪,我不可不防啊?”全琮仍旧担心地说道。

“哼!若说姜维有诡计,他不过是假意攻城,逼我撤走包围佷山的兵马,这不过简单的是“围魏救赵”之计。”陆逊自信地说道:“只要信陵和恩施的守将死守四门,姜维绝不可能攻下这两座城池!待我围歼退守佷山的蜀兵之后,姜维只能乖乖地退回秭归。”

……

陆逊确实没有说错!

转眼已经过了十天,信陵、恩施二城固若金汤;夷水西面,吕壹的兵马仍旧封死蜀兵西去的退路;

长扬溪边,诸葛瑾和张承的兵马紧贴着溪口下寨;

夷水东面,全琮、孙桓和周舫牢牢地扼住蜀兵东退的路线。

在陆逊看来,佷山上的两万多蜀兵已成瓮中之鳖,姜维就算再诡诈,也无法救出佷山上的蜀兵。

当夜。

秭归城中似有大批兵马出城,吴国哨探只看到一条火龙往东而去,延绵十余里,江边的天空被映得通红,朱桓不敢大意,急忙遣快马将这一消息告诉陆逊。

“丞相,姜维此举,究竟有何用意?”全琮不解地问道。

“这不过是姜维的“瞒天过海”之计,他已经用过一次,本相岂会轻易上当?”陆逊哈哈大笑道。

全琮疑惑地阅读着朱桓送来的信,陆逊解释道:“姜维打着火把往东而去,故意吸引我哨探的注意力,他暗中可能有两种安排:其一,他是在掩护一支兵马往西,趁夜隐藏在信陵周边;其二,他确有可能率大军东去,试图集中兵力,攻我恩施。”

“丞相,既然姜维有两种打算,我又如何应对?如何才能区分?”全琮不解地问道。

“很简单!明日即知分晓:信陵城外的蜀兵营寨若已撤走,姜维必伏一军在信陵周边,我绝不能大意,必须严守信陵城;若蜀军仍在信陵城下辱骂叫战,则表明秭归城的蜀军已经东去,姜维这是在向我示强,以掩饰秭归城的空虚!因此,我可让朱桓领一万兵马坚守信陵,再令李膺率营中兵马拖住寨中的蜀兵,再由胡综领一军出信陵,直取秭归!”

陆逊详加解释后,全琮恍然大悟,不停地恭维陆逊看破了姜维之计。

此时,陆逊已经写好书信,命快马信使立刻送到信陵,嘱咐朱桓严格按信中之令而行。

……

天明时分,信陵城外的蜀兵营寨消失无踪,快马信使也送回了陆逊的亲笔信。

朱桓阅读后,猛拍自己的脑袋,由衷地赞道:还好陆丞相睿智!幸好自己没有贸然出战!否则,必中姜维之计!

……

恩施城外。

蜀兵的鼓声刚一停下,城头的吴兵立刻就睡去,很多人几乎站着就已睡熟。

然而,仅仅一刻钟之后,蜀兵攻城的鼓声再次响起来,城头的吴兵猛地惊醒,城外仍然毫无动静。

陈表找了块破布堵住自己的耳朵,仍旧无法安静地入睡,他几乎已在崩溃的边缘:城外的蜀兵,每次冲到城下就立刻退走;蜀兵不定时的辱骂、鼓噪和假攻城,已经持续了十几日,并且不分白天黑夜!

又一日的傍晚,蜀兵攻城的鼓声再次响起,城头的吴兵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城下,见没有动静后继续入睡。

如果陈表没有记错,在今日,这应该是蜀兵的第63次击鼓!陈表恨恨地咒骂着陆逊和姜维,也咒骂着城下的蜀兵。

陈表实在难以想象,不知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到何时,他很想违抗陆逊的命令,冲出城与蜀兵决一死战,奈何自己只有一万兵马,而蜀兵却有一万八千!

当然,陈表和陆逊都不知道:那一夜,秭归城东去的火把象征着什么!

邓芝和高翔二将,从秭归城带出的八千蜀兵,经过几日的昼伏夜行,成功躲过了吴国的探子,现在已到恩施城外!

蜀兵的鼓噪声刚刚停下,趁着吴军闭上眼睛之时,廖化、邓芝、张嶷和高翔四将,各领三千兵马摸到恩施城下,四门的蜀兵爬上城头时,吴兵仍在睡梦中。

“杀!”

“冲啊!”

“降卒不杀!”

四座城门已被打开,蜀兵蜂涌而入,猛然惊醒的吴兵赶紧扔掉手中的兵器。他们知道姜维不杀降卒,如释重负地拍拍自己的胸口,终于放心大胆地安然入睡。

……

夷水要塞。

时间刚到辰时,陆逊准时醒来。

梳洗完毕后,陆逊似乎想起了什么,生气地问道:“卯时已过,为何还没有信陵的消息?本相说过,信陵的军情,每个时辰要报告一次,怎能忘记?”

“禀丞相,寅时的情报也没送来,末将已经派人前去打问,暂时还未收到消息!”

“吕壹那边呢?”陆逊问道,突然觉得不对劲,扯着嗓子大吼道:“寅时?寅时的情报也没送来?”

“丞相,吕壹那边一切正常;信陵那边,末将再派人前去打问。”

“打问?打问?”陆逊急得直跺脚,一个耳光拍在这名卫兵的脸上,大声吼道:“打问个屁!为何不早些叫醒我?你……你……你误大事矣!哎!”

“丞相,何故生气?”全琮闻声赶紧入帐。

“何故生气?我大军已被蜀兵包围了!长阳!长阳!”陆逊急火攻心,拔出随身的佩剑大喝道:“立刻引兵两万,随本相夺回长阳!即刻出发!”


在一千多年以后的襄阳一带,流传着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网络上也有一些黄月英的传言。

黄月英又名黄婉贞,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

在刘闪生活的年代,坊间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又名“黄阿丑”;也有人说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刘闪曾在成都城外见过一次,只是那时她身着素衣,也有白纱遮挡头部,刘闪并未细看,也不知道传言的真伪。

对刘闪来说,黄月英容貌美丑并不重要,因为有条传闻深受大家的认可:黄月英是学识广博的才女!她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足智多谋。

据说,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就是从黄月英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的,相传部分结构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的。

向宠告诉刘闪,自诸葛亮随先皇入主西川之后,黄月英就搬到成都郊外的茅屋居住;就算先皇为诸葛亮修建丞相府后,黄月英也经常出入这座茅屋。

因此,刘闪对这个神奇的女人更加好奇。

在去往茅屋的路上,刘闪想起了一个个关于黄月英的传说。

据说黄月英曾拜于名师,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师傅一再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她的如意郎君。

后来,黄月英果然嫁于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诸葛亮。两人婚后,黄月英就将这把鹅毛扇子赠给诸葛亮。孔明自然将此扇视作掌上明珠,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直到死时仍紧握着这把扇子。

想到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婚姻,刘闪又想起了民间汉式婚礼中的一个习俗。

坊间传说,黄月英听闻诸葛亮学识人品俱佳,心中对他十分倾慕,于是托父亲主动提亲。她请父亲在诸葛亮面前说自己很丑,想试试诸葛亮是不是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没想到诸葛亮很爽快地答应了这桩婚事。

结婚那天,黄月英头上盖着一块红布,她还想试探一下,看看诸葛亮是否心甘情愿娶一个丑妻。没想到诸葛亮二话没说就揭开盖头,面对花容月貌的黄月英,诸葛亮还以为弄错了。

直到这时,一脸喜气的黄月英才道出了原委。

民间的汉式婚礼中,新娘“头顶红盖头”就是从黄月英那儿学来的,用于新娘测试夫君是否真地喜欢自己。

因为在那个时代,很多新人成亲前从未见过面,新郎是否喜欢自己,从他揭开盖头时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一阵“咕咕”的叫声打断了刘闪的思绪,他抬起头,发现几十只鸽子正在茅屋周围觅食。

刘闪在向宠的引导下,步入这座黄月英居住的大茅屋,仿佛进入一间古老的科技馆,被愣得半晌回不过神。

在这里,许多常见的木制机械都经过了改良,大到井栏、投石车、石磨,小到钩强、锁钥等应有尽有,最让刘闪欣喜的是,他在一间小屋中找到了正在研制的床弩!

这张床弩与蹶张弩大不相同:它张力极强的弩臂将安装在木制的床架上,通过杠杆原理,绞动其后部的轮轴使得弩臂张开,可以发射一把标枪,也可发射多枝弩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弩、蹶张弩或腰引弩。

另一间房的木柜上,几块晶莹剔透,仿佛宝石一般的东西引起刘闪极大的兴趣,黄月英说此物名叫“水玉”,她已经掌握了制作之法,只是不知有何用处。

刘闪询问之后得知,此物是由天然苏打与石英砂按特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再经高温烧制而成。

刘闪恍然大悟,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暗叹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竟然在这里发现了“玻璃”!

玻璃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时期;三千多年前的腓尼基人,因为掌握了玻璃球的烧制之法而发了一笔大财;大约在公元四世纪前后,古罗马人就开始将玻璃使用在门窗上。

刘闪的欣喜并非来自玻璃本身,他有着更加重要的用途。刘闪在草纸上画出几个不同曲面的图案,让黄英烧制稍大点的水玉,然后打磨成自己绘制的形状。

黄月英没想到,贵为皇帝的刘闪也喜欢捣鼓这些奇巧物品,一再追问刘闪的用途;刘闪也不隐瞒,将光线在凸透镜和凹透镜上的折射现象绘在草纸上,黄月英对这种“高深”的物理知识一点就透。

在刘闪看来,黄月英真是神人!她不仅才貌双绝,似乎跟自己一样,也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户外鸽子的叫声又引刘闪的注意,在成都城内外,刘闪第一次见到人工驯养的鸽子,自然想到用鸽子代替快马信使。在远距离的传信上,鸽子肯定比马要快得多。

黄月英已经做过很多次试验,证实完全可以用“鸽子归巢”的特性传递信件,但她认为鸽子只适合传递普通信件,并不适合军用情报的传递。

因为鸽子容易被鹰类或其它猛禽攻击,若遇到极端天气或其他攻击也会导致传信失败,如果被敌方捕获,情报也有泄漏的可能。

对于传信失败的问题,黄月英已经想到解决之法,就是一次性放出多只鸽子,这样传递成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如何防止泄密,她还没找到解决办法。

黄月英已经可以人工驯养鸽子并用于传信,刘闪很容易就想到了防止泄密的办法:使用密码。

刘闪的密码很简单:将不同的城池用自己学过的26个英文字母任意组合代替,将这个时代常用的一千多个汉字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生成一个可以随时更换的密码本,不同的城池用不同的密码本,足以保证情报的保密性。

理解密码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之后,黄月英对刘闪也佩服不已,未经考虑就同意出任“科技局”和“教育局”的局长职务。

刘闪相信,只要给黄月英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支持,用不了多久,她必会创造出奇迹。

刘闪辞别黄月英返回皇宫,刚走出两里地,前方一匹快马赶来报告:一支八百人的黑衣步兵正往这边杀来!

成都城的周边,竟然还有如此规模的反叛势力,确实出乎刘闪的意料!

自从上次平定叛乱后,刘闪每次出城不过数十名宿卫军相随,这次也是如此。

这五十人的宿卫军无险可守,如何能抵挡八百人的围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