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永朱厚照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开局就溺水,总有文官想害朕畅读佳作》,由网络作家“倦鸟落旧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开局就溺水,总有文官想害朕》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张永朱厚照,《大明:开局就溺水,总有文官想害朕》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军户身份的民户,顺道瓦解了他们的宗族势力,对于设立乡镇确实很有帮助。朱厚照从善如流,立刻传递命令给各方,让锦衣卫先出动,再让文吏去要赎籍费,进一步回笼土地。并且调整了乡镇两户的比例,允许镇户花粮食买乡户,也就是多缴半成租,免除兵役,去干乡户,同时给镇户免半成租。还真别说,这么一搞,朱厚照手底下凭空获得不少愿意当镇户的。兵源也算是不缺。......
《大明:开局就溺水,总有文官想害朕畅读佳作》精彩片段
锦衣卫上去做恶人,文吏后脚赶到,不仅要交赎籍费,还必须上缴一批土地,重新补做官田。
算是更进一步。
顺手捞来的银钱,给了锦衣卫们去喝茶。
于是怀柔只用了三天,愣是变出了三万亩乡镇田,看得怀柔知县一愣一愣的。
乡镇户的改革,他也看了,觉得对于小民而言,应该是好事。
结果没想到,这些地主被一吓唬,以为拿了官田就得当军户,吓得全缴了。
殊不知,乡户只承担徭役,镇户才是军户。
“罢了,也不知道陛下诏书中,乡镇户真的能缴亩产一成做税吗?要是能成,倒是可以取消粮长,善政矣。”
另一边朱厚照骑着马,在天津微服私访。
王守仁、张永、魏彬伴驾。
“那群伸手的家伙,处理了多少?”
朱厚照一边走,一边问张永。
刘昂他们的奏折,朱厚照大多都看了。
尤其是刘昂的办法,很不错,以军户的名义去下那些好不容易摆脱军户身份的民户,顺道瓦解了他们的宗族势力,对于设立乡镇确实很有帮助。
朱厚照从善如流,立刻传递命令给各方,让锦衣卫先出动,再让文吏去要赎籍费,进一步回笼土地。
并且调整了乡镇两户的比例,允许镇户花粮食买乡户,也就是多缴半成租,免除兵役,去干乡户,同时给镇户免半成租。
还真别说,这么一搞,朱厚照手底下凭空获得不少愿意当镇户的。
兵源也算是不缺。
之后稍微选拔之后,再裁汰一批人去当乡户,要开始调整军户的坏印象了。
不仅给地,还要给饷。
半征半募,让如今渐渐变得朝钱看的社会风气,注入一股镇户不是以前的军户的感觉。
“回皇爷,伸手的奸贼,也都除去,或贬昌平守陵去了。”
张永回答。
太监伸手,假冒皇帝名义贪污受贿的不少,或者说这是常态。
不过都是底层的小太监,皇帝没查他们没事,皇帝一查,若是发怒,只怕连着张永这种大太监都得牵连,所以张永和魏彬几个,下手很快,该去信叮嘱自家干儿子们的都做了。
全力配合,不然就别怪他们不认干儿子了。
“这就行。朕信你们几个都是被下边打着名义招摇撞骗的。不过,你们在直隶,也不用那么多土地,朕给你们的吃喝,还不够吗?”
朱厚照睨了张永和魏彬一眼。
边侧的魏彬立刻谄媚笑道:“皇爷给奴婢的吃喝,自然是够,不过麾下的武人,就瞅这些。他们更多是想要免税。”
“哼!行了,朕已经给镇户降税,至于入伍的士兵,免税一亩。小旗三亩,总旗五亩,参将最多给免税二十亩。
还是那句话,种地能有几个钱?够吃就行!
等回头兵练起来,就带你们去找更多赚钱的门路。北边随便一头羊,就能卖一两银子,运到江南,一头能出五两。抢羊,不比你种地强?”
朱厚照冷哼一声:“镇国府的兵,每个月的饷银,都比种地一年赚得都多,朕早晚要把军制全部更新一遍。但首先,得让你们变得能打,而不是继续跟军户卫所一样废。”
“奴婢晓得。奴婢会抓紧劝他们,当然他们有免税的额,就不用挂在奴婢名下了。”
魏彬说完,朱厚照满意的点头。
张永看得咬牙,这货抢先了,还把自己摘干净了。
简直混蛋!
不过,咱得盯着,要是你没完成,看咱怎么整你。
朱宸濠盯着朱厚照,显得平静说:“若不是遇上了王守仁,你岂能有今天?再者,你真的绝对本王毫无胜算?这些年,你们父子二人,又都做了什么?不对,应该说,若不是你有个好爹,早就废了!”
“什么意思?”朱厚照皱眉看着朱宸濠。
这货话里有话。
“什么意思?问问外边的流贼流民吧。你爹好啊!开了议罪银,这个例一出,咱们朱家的江山社稷,就要完了。但也是他十几年的放纵,不然你觉得你这十几年的作妖,还能有这么多文臣忠心耿耿?”
朱宸濠冷笑起来。
朱佑樘能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长,以及宪宗纯皇帝后期跟大臣们不对付,以及宪宗重用了传奉官。
于是没有什么根基,在后宫中躲躲藏藏吃百家饭长大的朱佑樘,就成了文官们眼中的香饽饽。
如果能儒化他,那么对于文官来说,日子将会好过很多。
而结果,不出意外的成功了。
朱佑樘确实给了文官们想要的特权,让在宪宗朝欲仙欲死的文官们,又一次获得了权力的迸发,再然后就是明武宗上位了。
明武宗也不傻,上位后立刻开始了对文官特权的挤压,只可惜他身边能用的人有限,这才让八虎登堂入室,文官们也竞争不过,只有李东阳作为帝师,顶着天下骂名立在中枢,尽可能的保着火种不断绝。
接下来就是刘瑾谋反事件。
或许存在导火索,但更多的其实是明武宗发现了单纯靠太监,按不住文官们,最终选择了妥协。
刘瑾当了兑子,文官们重新临朝,却更进一步伸手。
接下来这些日子,明武宗就开始摆烂,然后文官集团代言人,杨廷和彻底控制朝局,接着恰逢明武宗落水感染了肺炎,杨廷和他们就默契的想着朱厚照亡了,然后换个听话的、聪明的皇帝。
毕竟明武宗无子绝嗣,就是明武宗给大明朝廷的一个贡献。
杨廷和能光速迎立兴王朱厚熜,真的以为背后没有操作吗?
朱厚照穿越来了几日,不断的阅读往来的文书,以及随身携带的大量情报,也发现了相关的端倪。
杨廷和或许没有想要弄死朱厚照,但朱厚照太跳了,留着早晚出事,不如顺水推舟。
当然了,现在相关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发生了。
朱厚照毕竟不是明武宗,他对政治的嗅觉,一向还可以。
更重要的是,只要他不是得了大病,基本上稳如泰山。
而穿越来的福利之一,就是身强体健,朱厚照自信自己不会早亡。
不过在这之前,他得将宁王这颗在明年掉在地上的头颅,发发余热。
“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是我已经对文官们妥协了,你又怎么会觉得你能赢?”
朱厚照又问。
“妥协?哈哈,真是好笑!当你说出这话的时候,语气里的不甘,你没察觉吗?没了刘瑾,不还有张永、江彬、钱宁?他们哪个不是你手中的刀子?”
朱宸濠啐了一口:“少在我面前找你那弱到可怜的优越感。当皇帝到了你这份上,窝囊!”
朱宸濠是将死之人了。
骂朱厚照更是信手拈来。
朱厚照也不恼,只是沉吟了片刻后说:“江南赋税,经年累月的少了,你觉得缘由是什么?”
“能是什么?士大夫们都拿走了呗。”
“那商税呢?”
“商税?还有商税?”朱宸濠故作惊讶,“历朝历代,唯独我大明商税最低,就算有行商之人,可又有多少是那些大人的家仆宗亲?你还想要商税?本王每年能拿到十万两的商贸银两,还是那群士大夫们开恩漏出来的。”
“明白了。”朱厚照不断分析着宁王的话。
他没有隐瞒的意思,反而在耻笑朱厚照不可能解决东南的税赋问题。
“对了,我来找你,不仅仅是想要说这些。”朱厚照看向朱宸濠,终于露出的獠牙,“建庶人、吴庶人、齐庶人这三脉人,我打算选拔优异子弟,册封为县王。宁藩因你而废,本来朝臣都劝要绝了你的嗣,我想了半天,觉得不可。所以,只要你配合朕演一出戏,我能给你这一脉,留一个县王的爵位。”
“县王?你要改祖制?”
“也不是改,只是觉得镇国将军这种称呼不够用,因为县王的册封,朕不打算直接放在大陆上。”
朱厚照说出了他的想法:“县王者,酌情册封海外,列爵临民,教化蛮夷以为用,你觉得如何?”
“……”
朱宸濠盯着朱厚照看,眼神就跟看傻子一样。
“难道不妥?”朱厚照觉得奇怪,他想搞殖民,顺道处理一下国内存在的藩王老大难的问题,难道不行?
“呸!”
朱宸濠直接啐了一口:“吾乃太祖高皇帝子孙!休得此言而辱我!若是你朱厚照有点良知,岂会说出这种混账言论!发配就是发配!流放就是流放!杀人不过头点地!这般羞辱何意?我告诉你,就算是全部死绝,也绝对不出去做那夷狄之君,我朱宸濠丢不起这个人!”
朱宸濠的愤怒,出乎朱厚照的预料。
本来以为这家伙会感恩涕零,结果没想到反应这么大。
“可是出去仍然是一王爵,而且想要统治地方,朕肯定得给兵权的嘛。出去的县王,准许从大明境内招募一卫移镇海外,也就是三千户。”朱厚照皱眉:“海外的话,有金银、三熟粮田,风险是大了点,可只要努努力,也不失为地方霸主。难道不好吗?”
“……”
朱宸濠又冷笑起来:“既然有,为什么你不去开辟?要让诸王去?不就是想要把地方藩王彻底清理出大明,让你可以独霸天下,说的冠冕堂皇,真是好笑!”
朱厚照点了点头,没有否认:“最近国中的钱粮,已经超过四分之一,用于诸王俸禄。诸王不事生产,终日玩乐,还霸占大量地方土地,百姓流离失所,既然我对文臣妥协,那么想要在现有的土地上先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唯有开源与截流两个办法。那么,封县王出海开辟封建,也不失一条开源之法。”
“那你就等着诸王跟我和安化王一样,反给你看吧!”朱宸濠一想就乐了,“我等着看你被清君侧!看你死无葬身之地!哈哈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