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长篇小说

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长篇小说

骑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唐卿张桂山,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一睁眼,老父亲躺在身边,家徒四壁,连饭都吃不起。这不是艰苦年代,这是大宋,那个繁华落尽的大宋。果真是什么时候都有穷人啊……看着那些小有名气的文人,他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他要接受命运吗?当然不!且看他如何作词论赋,纵横文坛!玩转大唐,拿下文魁!...

主角:张唐卿张桂山   更新:2024-05-01 04: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唐卿张桂山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长篇小说》,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唐卿张桂山,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一睁眼,老父亲躺在身边,家徒四壁,连饭都吃不起。这不是艰苦年代,这是大宋,那个繁华落尽的大宋。果真是什么时候都有穷人啊……看着那些小有名气的文人,他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他要接受命运吗?当然不!且看他如何作词论赋,纵横文坛!玩转大唐,拿下文魁!...

《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长篇小说》精彩片段


张成旺才问道:“张小哥是要买文房四宝?”

张唐卿解释道:“非也,我是卖砚台的。”

张成旺一听是卖砚台的,脸就垮了下去,搞了半天不是客户啊。

“哦,那对不住了,小店有自己的进货渠道。”

张唐卿笑了,“还请掌柜的上上眼,如果实在看不上,咱们买卖不成仁义在。”

“可是极品黄地红丝砚?”

张唐卿摇了摇头,准备解下背上的包袱。

“那就没必要了,其他砚台,小店不缺,公子请便。”

“当真不看?”

“请便。”

张唐卿还是把砚台拿了出来。

张成旺一看砚台的材质,竟然是褐色的,更加没有兴趣了,立刻转身去招待帷帽小姐了。

张唐卿知道,要想高价卖出他的砚台,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前世,他卖砚台的时候,一百个顾客能有一个人出手买就算成交率高了。

张唐卿装作无奈的摇了摇头,把砚台装了起来。

刚走出门,一个女子的声音喊道:“那个张,你等等,我家小姐有话说。”

张唐卿兄妹俩停下脚步,扭头问道:“小娘子何事?”

帷帽女子轻声说道:“张公子,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砚台?”

张唐卿看了看文房四宝店,在人家门口,抢人家的生意,明显不合适,没看到张成旺的双眼已经喷火了吗?

“小娘子,请移步。”

张唐卿走到河边上一个茶水摊子旁边,帷帽女子顿了顿,也跟着过来了。

张唐卿小心翼翼的把红莲砚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帷帽女子咦了一声,随即小心翼翼的把玩了起来。

“这是莲花?”

“对,这方砚台叫做红莲,乃是我亲手雕刻。”

帷幕女子翻过砚台,发现砚台的底部有两个款,其中较大的那个款是一种从来没见过的字体,写着红莲二字。

较小的款乃是用行书写了“唐卿”二字。

“唐卿?你的名字?”

张唐卿笑得非常阳光,“鄙人张唐卿,以后所有我亲手雕琢的砚台,都会带上唐卿二字。”

“你到底是姓张,还是姓唐?”,丫鬟问道。

“婵儿,不得无礼。”,帷帽女子轻声呵斥道。

婵儿吐了吐舌头。

帷帽女子问道:“为何叫红莲?”

“因为这方砚台偏红褐色。”

“可荷花都是白色的。”

“下一方砚台叫白荷吧。”

“为何要用荷花?而不用牡丹?”

“牡丹主富贵,荷花主君子。”

帷帽女子自认学富五车,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荷花主君子的典故。

“荷花主君子?不是竹子主君子吗?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典故?”

张唐卿这才反应过来,周敦颐好像比我小将近十岁,这时候还是穿开裆裤的小娃娃呢。

张唐卿组织了一下语言,用一种高深莫测的声音说道:“今秋,我在我们村的池塘边做学问时,忽然有感而发做了一篇文章,叫爱莲说,从此以后,在我心里,荷花就是君子,君子就是荷花。”

一听是自己写的文章,帷帽女子就失去了兴趣,一个补丁摞补丁的读书人,能作出什么好文章?要是能作出好文章,想必早就中举了,何至于落魄于此?

张唐卿等着帷帽女子主动问一下文章的内容呢,但没等到,反倒是帷帽女子对他的砚台爱不释手。

张唐卿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给这方砚台讲个故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帷帽女子刚开始还不以为意,前几句虽然挺出彩,但不至于达到惊艳的程度。

当她听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震惊了。

再加上他那娓娓道来的声音,仿佛一个隐士的老者一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就是莲花?好像确实是如此。”,帷帽女子痴了。

张唐卿继续说道:“我就有感而发,亲手雕琢了这方砚台,以后,这篇文章将和这方砚台,成为珠联璧合的一对。”

这就是讲故事,红莲砚诞生于这篇即将流传千古的爱莲说,那这方砚台就不能用简单的雕工或者材质来衡量价值了。

就像是苏东坡用过的砖砚,因为有了故事,那就不能用砖头的价格来衡量他的价值。

一阵北风吹过来,把女子帷帽上的白纱吹了起来。

张唐卿当了一次猪哥,太漂亮了,双眼皮,樱桃小嘴一点点,皮肤像是牛奶一般丝滑,只不过这个小娘子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忧郁,更加突出了女子的美。

“登徒子,看什么看。”,丫鬟赶紧帮她的小姐拉下了随风飘的帷帽。

张唐卿尴尬的笑了笑,“小娘子,如果你想要,一百贯卖给你,顺便奉送一篇鄙人亲手所书的爱莲说。”

“一百贯?你怎么不去抢?”,丫鬟婵儿不干了。

张氏文房四宝店里最贵的极品红丝砚才不到八十贯。

“小娘子,你看看这雕工,你想想这故事,怎么能和那些普通的砚台相比呢?红莲砚就值这个价。”

帷帽女子回过神后,问道:“可否接受交子?”

“可以。”

“婵儿,付钱。”

张唐卿有点傻眼,一百贯,你就不讲讲价?直接就同意了?这可是一百贯啊。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一个劳力做工,每天的工钱也就六十文左右,就这六十文钱,已经能满足全家三四口人的嘴巴需求了。

也就是说,三口之家,一年的温饱的花费只需要二十贯钱左右即可,我要了五户的口粮钱,她竟然同意了。

“张公子,请随我来。”

“干什么去?”,张唐卿听到帷帽女子邀请他一起去,出言问道。

“请张公子去我家,把爱莲说写下来。”

小说《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虽然张唐卿穿的体面,但和富裕不搭边,没想到一出手就是七十贯,还是借给他们的,不是傻子是什么?

王蓉没有接交子,跪下说道:“我们将来无力偿还,请公子可怜我们姐弟三人,挑选两人,七十贯。”

张唐卿说道:“无妨,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还吧。”

王蓉见张唐卿说的真诚,问道:“敢问公子大名。”

“张家村张唐卿。”

“奴婢王蓉,我弟弟王石,自此之后进入张家为奴,待奴婢侍奉好父母痊愈后,我和弟弟亲自上门。”

张唐卿没想到碰到了强卖的,正要出言拒绝,被狗子拉住了。

狗子轻声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宋人最重承诺,既然她打算进你家为奴,那就答应吧,反正你和大叔也需要几个下人。”

狗子张唐顺又对王蓉说道:“王蓉,你在家照顾父母,王石跟我们走,你们明天去张家村即可。”

王蓉没有答话,转而看向了张唐卿。

张唐卿无奈的说道:“按照我哥的话去做吧。”

张唐卿走出人群时,大家纷纷给他让开了道路,傻子气会传染的,千万不要挨得太近了。

王石看了看王蓉,见王蓉点了点头,才亦步亦趋的跟在了张唐卿身后。

三个人重上驴车后,狗子才说道:“我见王石孔武有力,如果我们三个人联手,能不能抬动那块石头?”

张唐卿真想给狗子点个赞。

经过几天的将养,张唐卿的体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回升,如果再加上王石,三四百斤的石头应该不成问题。

“王石,你多大了?”

“回禀少爷,小人虚岁十五岁。”

“你姐姐呢?”

“虚岁十七。”

虚岁十七,比张唐卿小一岁。

张唐卿忽然问道:“你读过书?”

“自小跟着家父在张氏文房四宝店,四书五经读过。”

狗子捏了捏王石的胳膊,“你练过武?”

“自小喜欢舞枪弄棒,自己瞎捉摸的。”

狗子来了兴趣,“好,太好了,等你将养一段时间,咱俩练练。”

张唐卿才想起来,狗子自小也喜欢瞎捉摸武术,动不动的就想效仿前朝的侠客锄强扶弱。

这俩人算是接上头了。

因为雪地不好走,到了红丝石所在的地方时,已经日上三竿了。

树枝子都湿了,也没法生火,张唐卿掏出已经被冻的冰凉的羊肉,递给了王石和狗子。

只见王石三两口就塞进了嘴巴,被噎的狠了,直接抓了一把雪塞进嘴巴。

“王石,今天就吃这么多,晚上先养养胃再吃肉。”

王石赶紧点了点头,主子说啥就是啥。

“少爷,这是红丝石?”,王石看到张唐卿已经清理出了一块石头的真面容。

“怎么样?石头不错吧?”

“相当不错,更难得的是有这么大的红丝石,如果做成摆件,我想卖几千贯不成问题。”

张唐卿只感觉脑袋瓜子嗡嗡的响。

摆件,他从来没想过可以做摆件,如果把几百斤的石头做成几十方砚台,估计卖个千八贯就不错了,但这么大的极品红丝石做成的摆件,那可就是价值连城了。

最关键的是,摆件剩下的料,也能做成不少其他的好东西。

狗子看张唐卿在发呆,“干啥呢,赶紧的啊。”

“哦,哦,狗子哥,先不要清理淤泥了。”

只见王石已经折了几棵小树,把树皮拔下来,编成了绳子。

王石应该是见识过的,所以,现场反倒是成了这个十五岁少年在指挥了。

几根绳子捆到石头上,王石和狗子两个人用一根木头使劲撬了起来,两个孔武有力的少年郎很容易就撬动了这块石头。

三个人齐心协力的把石头拉到小路上,又在石头底下垫上了几根圆木,石头慢慢的往山下滚去。

一直到太阳西斜,石头才终于出了山。

张唐卿激动的拍着王石的肩膀说道:“不错,王石,今天你立功了,回去奖励一贯钱。”

王石笑着说道:“不求少爷赏,只要能让我们姐弟吃饱饭,我就知足了。”

等三个人回到家后,张唐卿傻眼了。

张唐卿家本来就在村子的最外围,自家山墙旁边,忽然冒出了一个大窝棚。

王石激动的大喊了一句:“姐姐,你们搬过来了?”

王蓉从窝棚里钻了出来,看到张唐卿后,立刻整理了一下仪容,向张唐卿行了个万福礼。

“奴婢没向少爷禀告,就擅自移居张家村,请少爷见谅。”

活了两辈子,张唐卿也从来没想到过,自己会成为别人的主人。

张唐卿慌忙说道:“无妨无妨,你们住过来也好,总能有个照应。为何不进家里住?”

“家父家母有风寒,怕感染了少爷和家人,再说了,我和王石乃是张家奴婢,自可住在主人家,家父母及幼妹不能住进去。”

张唐卿也搞不懂宋朝的各种规矩,既然你们这么说,那就这么做就好了。

“如此,那就从家里拿点麻布出来御寒吧。”

兰子忽然从张桂恒家跑出来,抱着张唐卿的腿,有点紧张的望着王蓉和王石。

“这是舍妹兰子,我家人口简单,再加上家父,一共三口人。天色不早了,进来吃饭吧。”

张唐卿三个人又忙活着把红丝石抬进院子后,张唐卿总算是松了口气,只要进了家门,一切都好说了,让几千贯的宝贝流落在外,总归心里不踏实。

三个人忙活了半天,累瘫在堂屋里。

“唐卿回来了?”

“伯母,回来了,快请进。”

狗子的娘问道:“这是你买的下人?”

张唐卿不好意思的说道:“本来想帮帮人家的,没想到人家非得要到咱家来。”

狗子娘用手指头点了点张唐卿的额头说道:“你说你这孩子,我知道你赚了些钱,可也不能乱花啊,没经过你爹的同意就敢买下人,仔细你的皮子。”

张唐卿嘿嘿的笑着说:“再也不敢了。”

狗子娘毕竟见识多,把王蓉喊过来说道:“既然你们已经是张家的下人,下人该有的规矩不能丢,莫要因为唐卿心善而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明白吗?”

“奴婢明白。”

“小人明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