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完整章节阅读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完整章节阅读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崇祯朱连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文盲写小说”,喜欢军事历史文的网友闭眼入:“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主角:崇祯朱连   更新:2024-07-02 03: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朱连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崇祯朱连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文盲写小说”,喜欢军事历史文的网友闭眼入:“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完整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紧接着早魏藻德,王正治府中查抄出二十万两银。


成国公府抄出二百万两现银(其中十一万两黄金折银算作一百一十万两),三百万两财物。

在张缙彦家中抄出白银十七万两。

太子南迁的当夜,从朝臣勋贵手里抢了四百多万两。

最多的是八大奸商,李若琏在这八家商号中查抄的现银超过了一千万两,其他财物折银近三百万两!

平均每个商号都超过百万。

而这些,只是他们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财富不在这里,在他们的老家!

那里有金山和银山!

这些银子就是他免全国一年田赋的底气和资本!

方岳贡见崇祯不再提钱的事,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点头同意。

“其他人还有没有对策?”

见其他人不说话,勇卫营参将庞子晋向前半步说道:“陛下,臣以为三千营王副将说的话当中有可取之处。”

“详细说说。”

“是,流贼大军直奔京师而来,我们可以派出一支轻骑沿途袭扰,不求伤敌,只求在自保的基础上减慢对方行军速度。争取来的时间一方面可以坚壁清野,另一方面可以操练新兵,加固城墙。”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准了!从勇卫营里挑出三五百人即可,记住,多少人去,多少人回,不能出现任何伤亡。”

“迁徙百姓事关重大,由方尚书全权负责此事。你可以调动五城兵马司的人协助,其他人各司其职,整军备战。”

“遵旨。”

随着众人离去,乾清宫内再次恢复安静。

崇祯坐在暖榻上开始复盘。

此时此刻他不是皇帝,而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

朝中的文武,城中的士兵,乃至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棋子。

只要能赢他什么都不在乎!

但是,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每一步棋都必须慎之又慎。

良久,他睁开眼喊道:“王承恩,让李若琏给朕找几个信得过的人来,最好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还有,一定要生面孔,忠诚且不怕死。”

王承恩不敢多问,急忙传达消息。

这个要求确实很难,直到中午吃完饭,李若琏才带着三个人来到乾清宫门外。

“陛下,李若琏在门外求见。”

“宣。”

三个人年纪都不大,身材都很瘦弱,脸上带着营养不良的土黄色。他们不敢直视崇祯,刚走进殿便跪倒磕头。

施完君臣之礼后,李若琏开始介绍:“陛下,这三人是臣刚从河南一带调回来的暗卫(线人),整个京师认识他们的人不超过五个...不...”

他抬头目光扫过王承恩,有用眼角的余光撇了下崇祯,改口道:“七个!”

崇祯点头,“你们别紧张,来,从左往右自报家门。”

三人在崇祯的安抚下稍稍放松,开始介绍自己。

“王宝林,今年二十一岁,山东济南府人。”

“周铁柱,十九岁,河南开封府人。”

“李宝,二十一岁,湖广荆州府人。”

......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

等所有人都介绍完后,崇祯转过身背对着他们问:“欠饷可曾发了?”

王宝林非常激动,这是他第一次来皇宫,虽然王承恩告诉他们不能乱看,但他还是忍不住偷看了几眼。

此次得到天子召见,是一件天大的荣誉。

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极力控制身体,让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回...回万岁,都发了。”

崇祯点头,内阁他们办事效率确实高,锦衣卫暗卫的饷银竟然也都发了。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崇祯差点被李若琏气笑了,他站起身走到李若琏身边,拍着他的肩膀:“你入戏是不是太深了?现在这里没有外人,没必要装傻。”

李若琏抬起头,目光虽然不敢直视皇帝,但表情却非常严肃:“陛下,臣没有装傻。臣当时正要偷袭陛下的銮驾,猛然发现定国公府院墙上趴着一个人,那人正用弩箭瞄向陛下。”

“臣来不及阻拦,只能将那人射杀,万幸陛下没受伤,否则臣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崇祯站在原地,浑身发凉。

一阵阵后怕从心底出发,在身体里来回乱撞,撞的他四肢僵硬。

原来那一箭不是李若琏射的,而是另有其人。

会是谁呢?

崇祯第一反应时定国公,随后立刻将这个猜测推翻。

太明显了,有常识的人不会相信这种观点。

但也不能排除他的嫌疑!

崇祯转回身坐到暖榻上,伸手示意李若琏起身,并让他坐到了旁边的凳子。

被赐座后李若琏内心无比激动。

赐座代表什么?

纵观满朝文武整个朝廷,有多少人被皇帝赐过座?

寥寥无几。

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信任。

不等李若琏坐稳,崇祯开口问道:“你认为谁是幕后凶手?”

李若琏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想了想说道:“臣不知道,但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找到幕后凶手,找到后先不抓,等陛下忙完别的事后再抓不迟!”

崇祯眯着眼,“你再教朕做事?”

李若琏一惊,后背开始冒冷汗。刚才他太得意了,导致得意到忘形。陛下自然有计划,就算没有也轮不到他来指手画脚。

“臣不该胡言乱语,臣该死!”

“罢了,你是朕信得过的人,朕这次不会处罚你。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懂吗?”

“臣明白。”李若琏咽了口唾沫,惊出一身冷汗。

看了眼窗外,日头已经偏西,崇祯站起身眯着眼问道:“李若琏,你这一生图什么?”

李若琏愣了下,低头说道:“陛下,臣听不懂。”

“呵,”崇祯微微一笑,朝臣之中他有李邦华,内臣还没找到合适的人。

吴梦明不行,他没有忠心。

王之心更不行,他太贪了,触碰了崇祯的底线。

思来想去只有李若琏最为合适,只要经过考验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了。

“权?财?名?还是女人?”

“臣...”李若琏不是傻子,朝会前李邦华来的最晚,肯定是和皇上达成了某种共识。

随后李邦华升官加薪,威风凛凛。

此时此刻,皇上在做同样的事。

他不知道李邦华是怎么回答的,但是多年为官的经验告诉他,说错一个字,将会万劫不复。

“臣...都有所图!”李若琏硬着头皮说道。

都喜欢?

崇祯愣了。

好家伙,李若琏这厮一点都不客气。

见崇祯发愣,李若琏跪在地上继续说道:“臣说的都是实话,请陛下治罪。”

崇祯苦笑着拍了拍李若琏的肩膀:“大明朝像你这般诚实的人,不多了。”

“臣惶恐。”

“过几天朕让你接管锦衣卫,如何?”

果然!

李若琏健壮的身躯晃了晃。

陛下果然会重用他,之前朝堂上的失落瞬间烟消云散。

其实崇祯让他刺杀的时候,李若琏已经有预感了。

没想到这份信任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李若琏顿时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他跪在地上:“臣领旨谢恩!”

“在京师锦衣卫中,你有多少死士?”

“回陛下,有百余人。”

“够了!”崇祯嘴角勾起一丝兴奋的笑容。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等李若琏射击产生的硝烟散去后,王承恩再次将木桩扛了回来。


这一次,效果十分明显!

鸟铳的铅丸虽然将第一本书射穿,但无法穿透第二本书。

李邦华和范景文顿时惊呆了,他们诧异的看向崇祯,心中巨震!

皇上懂得太多了,好像有种无所不知的感觉!

他们急忙躬身施礼:“陛下聪明绝顶,远胜常人!”

“别拍马屁了,快将消息散播出去,让没有铠甲的士兵照此方法制作铠甲,用绳子将书册穿好,挂在身上即可。”

“遵旨,臣等告退。”

等李邦华和范景文离开,崇祯再次给李若琏布置了任务。

这一次,他要对这些内斗的文臣赶尽杀绝!

......

次日清晨,崇祯还没走出皇城便得到了消息,流贼已经在城外扎营。

他问王承恩:“文武百官都到齐了吗?”

“皇爷,有七八个大臣染了风寒卧床不起,告归在家养病。”

“风寒?”崇祯淡淡一笑,“王之心?”

“臣在!”

“去,让东厂的番子们去那些大臣府上探探虚实,记住,他们都病了。”

“遵旨!”王之心兴高采烈的去安排人。

皇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敛财的机会来了!

“李若琏,等东厂的人出发一刻钟后,派锦衣卫去那些大臣府上查看虚实。记住,他们都病了。”

李若琏眨了眨眼睛,明白了崇祯的意思,“臣遵旨。”

“王承恩,等锦衣卫的人出发一刻钟后,安排宫里的御医去那些大臣府上给他们瞧病。”

“记住,那些人都病了。收的银子一半上交给你,剩下的一半留给他们自己花。”

“遵旨。”

文武大臣已经皇城外等候多时,由于提前打了招呼,文官们穿着清一色的棉甲。

甚至有人套了两层!

寒风吹过,脖子处散发出阵阵白气。

看到崇祯驾临,官员们纷纷跪地施礼。

“诸位都有甲胄在身,今天的礼就免了。知道朕为什么让你们登上城楼吗?”

“臣等不知,请陛下示下。”

“朕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们看一看流贼到底长得什么样子,感受一下城墙上凛冽的寒风!”

众多文臣虽不情愿,但皇上带头,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在勇卫营和锦衣卫的护送下,一行人朝阜成门方向行去。

虽然京师戒严,但路上的百姓一点也不少。三大营,五城兵马司,巡捕营,锦衣卫,东厂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墙上,城内基本没人管了。

听闻流贼在京师西南方向扎营,百姓们一遍往西边城墙的方向移动,一边大喊:“流贼来了,去瞅瞅去。看看这些抢光杀光的畜生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什么好瞅的,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不如趁这会赶快做书甲,听说这玩意比三大营的棉甲还管用。”

“今儿个他们只要敢攻城,我第一个冲上去杀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百姓们情绪高涨,心中虽然还有恐惧,但热血已经开始沸腾。

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型,谈不上为国效力,只想保护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

钱,粮食,亲人,房子!

钱有自己攒的也有朝廷给的,手里有钱心里就不慌!粮食在家里屯着,吃了就不会饿!亲人有父母妻儿,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房子虽然不大,住在里面却很温暖。

这些最珍贵的东西,他们誓死也要守护!

一行人很快穿过街道,登上了阜成门!

守城的武将是五军营的李副将,他亲手将千里眼(望远镜)递到崇祯手里,指着西南方向说道:“陛下请看,流贼正在西南方向扎营结寨,据此约有四里(明代一里576米)。”



明末党派林立。

楚党多为湖广人,徽党多为两淮人士,浙党中江浙人最多,齐党则是山东人为主,晋党由是陕西和山西人组成。

这些党派背后无一例外都有商人支持。

楚商多为粮商;徽商、浙商以贩卖盐和茶起家;齐商贩盐、粮;晋商业务最广泛,贩盐,运粮,卖矿,只要有边关贸易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官商勾结,商为官铺路,官为商搭桥。

他们吃大明的肉,喝大明的血,嘴里还骂着大明的皇帝。

简直该死。

崇祯盯着方岳贡问道:“朕听说你与楚党人相交甚密。”

方岳贡立刻叩首:“陛下,臣是湖广人,私下里免不了同乡之情。虽然与楚党人有来往,却没有参与到党争之中,望陛下明察。”

崇祯走上前,拍着方岳贡的肩膀,“朕当然知道,否则也不会提拔你入主户部。”

“楚党人提出的纲盐法,让两淮和江浙的盐商们赚的盆满钵满。反观朝廷,仅盐税一项每年损失超百万两银子,他们楚党人干的全是徽党想干却没干成的事啊!”

“朕见过损人利己的,却没见过损人不利己的。哎,说远了,先说眼前的事吧。”

方岳贡眨了眨眼睛,明白了崇祯的意图。

“朕会给你们户部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想好怎么花了吗?”

说到正题,方岳贡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京师告急,臣打算将这些钱全部拨给兵部以稳定军心。”

崇祯摇头,“给兵部拨一百二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拨给工部。”

“陛下这是......?”

“不该问的别问。”

“遵旨。”

“方岳贡,朕让你去户部可不是看着你怎么花钱,你得想办法挣钱。你回去后想个挣钱的法子,写在奏章上递上来。”

“臣遵旨。”

看着方岳贡离去的背影,崇祯阴冷的笑了。

方岳贡是不是楚党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和楚党人走得近,在别人眼里就是楚党。

一旦他的政策触犯到其他党派的利益,那些党派就会认为是楚党人向他们开战

届时狗咬狗,皇帝坐收渔利。

方岳贡是个聪明人,肯定会按照他想法做事。

方岳贡走后,范景文来到了偏殿。

范景文虽然已经年近花甲,走路却十分利索,眼不花背也不驼。

他忧心忡忡的走到龙椅前,躬身施礼:“臣范景文参见陛下!”

“范尚书,朕在朝堂上那些话切莫往心里去。”

“臣能参与诛杀魏贼,实乃人生一大快事!”范景文声音显得有些亢奋。

他早就看不惯魏藻德的所作所为了,今天能亲眼看着他送死,心里痛快的不行。

“朕有两件事交给你,不知范尚书尚能饭否?”

范景文拱手施礼:“陛下,莫说两件事,就是二十件,两百件臣都能为君解忧。”

“好!”崇祯拔高了声调,“朕打算将京营总督一职交给你。”

此言一出,范景文诧异的看向崇祯。

京营总督麾下有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

是守卫京师的主力。

自嘉靖以来,京营总督一职向来由勋贵担任,最次的也得有伯爵衔才行。

今天把这个职位交给他,意义非凡。

“陛下,流贼将至,臣就不推辞了。”

“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范尚书放手去干吧,朕全力支持你。”

“谢陛下天恩!”

范景文老泪纵横的跪在地上,认认真真的磕了一个头。

这份信任太难得了。

“好了,范尚书年纪大了,不必被礼节拘束。”崇祯亲自走到范景文身边,伸手将他搀扶起来。

“说第二件事之前,朕先打听两个人,焦勖和汤若望。”

范景文年纪虽然大了,记性却非常好,他稍加思索后说道:“焦勖,南直隶宁国人,现任工部员外郎一职;汤若望乃西洋人,现任工部主事,与焦勖共同研制火器。”

“好,一个时辰后你和他们两个去戊字库等着朕,朕有要事相商!”

范景文心里开始犯嘀咕。

流贼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研发出新式火器。

就算能研发出来,量产也跟不上。

作为臣子他不能多说什么,只能施礼后离去。

此时殿门外只剩下两个人。

“王承恩,让襄城伯进来吧。”

“遵旨。”

李国帧得到召见后,迈着孔武有力的步伐急匆匆走进大殿。

襄城伯爵位自建文四年设立以来,传到李国帧这里已经是第十一代。

这位年仅二十六的襄城伯李国帧身高五尺半,健壮的肌肉将朝服撑的溜圆。精气神饱满,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

崇祯没有被他的外表所迷惑。

历史上的李国帧能言善辩,但作为武将,无论带兵作战还是运筹帷幄的本领都不行。

属于忠诚度足够,能力不足的一类人。

李国帧来到偏殿后跪地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李国帧站起身,黝黑的脸色写满了焦虑。

京营总督掌管三大营的兵马,自己手底下的兵他门清的很。

四万人里面,有一半人没摸过枪。

虽然枪是神机营的标配,但按照规矩,京营士兵训练科目中有熟练用枪这一项。

如此的士兵,羸弱的战力,怎么守?

他哭丧着脸说道:“陛下,臣有罪。京师三大营兵力空虚,战力羸弱,臣作为京营总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襄城伯不要自责,京营的弊病非你之过,朕不会治你的罪。”

崇祯说的是实话,也是真心话。

李国帧是崇祯十六年八月十号当上的京营总督,他的前任是成国公朱纯臣。

京营的锅在朱纯臣身上,不在李国帧身上。

见崇祯没有治罪的意思,李国帧松了口气,“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襄城伯乃大明砥柱,朕打算让你前往南京辅佐太子,你意下如何?”崇祯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李国帧咽了口唾沫,他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谨慎。

崇祯出了名的善变多疑,此时让他去南京辅佐太子,看似是信任实则是考验。

回答错了,襄城伯的爵位将终结在他身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