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证拿到了。
其实可以收到,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趁着今日不打工亲自去学生处拿。
哦,第一学期的学费凑七凑八也于前几日汇入学校指定账号,回执在手心安稳,算是真正获得了新生的正式身份。
真贵啊。
比起在国内念萎靡的一本或璀璨的二本着实贵了许多。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结局。
人家日本人请你来还能有别的事儿吗?
学生处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貌美和蔼可亲的女士,不知是否有意安排还是随机应变。
每次填表我的姓都会引来对手一阵小小的局促。
“HAYASHI……哦!
是RIN桑对吧。”
这位身着上下米黄色套装裙摆稍有点短大腿笔首小腿匀称,抱歉,她走过来时由于是开放式办公,一览无余。
刚到日本时就惊讶于学校附近的邮局和银行都是开放式的,尤其是银行,半人高的柜台,我真想跳入大吼一声经典的台词——举起手来!
我是警察!
她随即注意到我是中国留学生,虽然同一个林字,但日语中作为姓氏的发音还是与本来的音完全不同。
去日本留学的一大快事就是跟着日本人学习汉字。
这绝非调侃。
因为日本多保留繁体用法,其中自然也有许多变形,但还是古法居多,对于我来说虽然从小习了一阵子书法,但重新学习还是几乎不变的。
从竹下桑那里得到属于我的学生证,准确说是张学生卡,有了它可以进入本校的一些公共场所和馆室,例如图书馆,刷卡进入。
当然,去看电影的话可以享受学生优惠,自不比中小学生的打折力度但既然是社会提供的共识服务,也可坦然处之。
至于食堂,好像倒不用。
对了,顺道去食堂打探一下,还不知道我这个学科在哪儿吃饭呢。
以我的经验,学校的伙食总比校外便宜一些。
想出去吃,也没人拦着。
至于便当,好像大学生带的就少了。
出的学生处,我突然意识到没随手带门待回身己经晚了,不过门几乎悄无声息地关合左右两扇毛玻璃使室内的隐私得以保护。
哦,是有液压杆的,我想起来了。
但又面临一个小突发事件,竹下桑告知我开学典礼那天记得穿正装出席,并问我有何不解之事可以随时来这里询问。
正装。
我也想起在电视里看到的逢日本学校的开学季,无论年龄段,都要正装出席,家长亦如此。
幼儿园也不例外。
正装的意思是我现在缺一套合身的深色西服以及一双黑色皮鞋,领带自然不可少。
家长倒是无人来出席的。
需要买吗?
真的要买吗?
又是一笔出资。
不然,穿个现有的夹克蒙混过关?
不行。
虽说本校的新生比他校要少,可是在此隆重场合万一就我一个人着装不适,加之身份“特殊”,有点给自己找尴尬。
还是买吧。
也许以后用的着,再说了,万一有便宜的呢,对付了事吧。
哪儿有卖热可可的,想喝了。
这个季节,我几乎每天都喝一小杯热可可,己成习惯。
这个城市虽处日本的南方,但也挺冷的,又没有暖气,其实室内温度也不高,好在房子的质量过关,晚上睡觉并未觉得冷意。
可是,这住的地方怎么办呢?
下周必须解决,否则也来不及了。
唉。
本来难得的休息日,怀里揣着学生卡的我却愈发郁闷。
一个人的日子,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