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扶摇直上》是由作者“徐福”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儒家作为此时显学之一,可以说是韩非主要的炮轰对象,甚至可以看得出来,韩非对儒家真的是很了解,不管是儒家典故还是思想都信手拈来。
不过考虑到韩非毕竟师从荀子,韩非对儒家知识典故较为了解也算是合情合理。
《显学》《五蠹》,两者结合读下来带给赵泗的思想震撼很大,韩非倡导提倡的某些思想对于赵泗一个现代人来说都有那么一点超前。
赵泗不知道始皇帝赐书给自己的深意,但是单这两本书,非得结合起来一起读才爽快。
至于指望赵泗悟出来了什么……
那还是不要指望,很少有人能够读一遍书就悟出其中真意,赵泗也不例外,他更多的是感慨韩非思想的先进,主张法要一直求变,不可以一成不变之法而治千秋万代之世。
韩非的很多思想有些激进,但又有点和赵泗不谋而合,让赵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啊!
这就是,知识划过脑海以后空荡荡的感觉!
一遍下来,略显生涩,赵泗沉下心来继续在王离的帮助下读第二遍。
又读了几遍,已经没有晦涩之感,能够做到流畅阅读,赵泗才停了下来。
眼见天色不早,王离赵泗二人轻车熟路的结伴吃饭。
今日份的饭菜是几份小炒。
有荤有素,有野菇,有牛羊肉,还有一盆肉汤。
赵泗最近也算是很少下厨了,毕竟这炒菜也不是什么特别难得东西,赵泗炒菜的技术也谈不上多么高超。
只能说这种烹饪方式提高了食物的美味,不能说这个时代的厨师都是垃圾。
赵泗是设备更先进,但论及火候钻研,必然比不上王离从家里带来的厨子。
将炒菜教授给王离带的厨子以后,赵泗除了兴致起来会亲自动手,剩下基本就是和王离一块吃白食。
眼下二人一案,皆盘膝而坐。
正常比较有礼貌的坐姿当然是跪坐,但是跪坐累人,赵泗和王离相处时日见长,彼此之间已经分外熟悉,已经不必如此见外,甚至都不分桌吃饭了,哥俩直接同桌而食。
“对了,你得爵位是几级?”一边吃,一边闲聊,王离免不得再次恭喜赵泗今日爵升三级,赵泗好奇之下询问王离的爵位。
“左庶长。”王离开口回答到。
“几级爵?”
“十级爵!”王离带着些不经意回答到。
“比我高六级!好像也不是特别多?”赵泗掐指一算,好像自己的爵位和王离这个官三代的爵位差距并不是那么大?
毕竟秦朝爵位分二十级呢。
“不是这么算的。”王离开口,尔后开始给赵泗普及秦朝爵位常识。
秦二十级爵位: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不过虽然是二十级爵,但是只是为了细分罢了。
真正的社会政治分级其实还是按照士,大夫,卿,候来划分。
其中前四级爵位,从公士到不更,代表的就是士这个阶级。
勉强算是贵族,上了战场的话属于披甲精兵行列,但当不了将官。
而从第五级爵大夫开始,到五大夫,这五个爵位就是真正的贵族行列,属于大夫阶级。平日里是真正的贵族,战场上也可以任为将官,统帅部曲。
而从左庶长开始到大庶长这九个爵位,属于卿这个阶级,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贵族,属于顶层行列,拥有了步入真正意义上的上层阶级的资格,战场之上可以单独领兵,自成一部。
至于候这个阶级对应的就是诸侯……
“昔年伊阙之战白起便是以左庶长之爵单独统兵作战。”王离开口说道。
赵泗点了点头又开口问道:“你刚刚不是说那会左庶长是官位么。”
“是官位,也是爵位。”王离开口。
“商君入秦,便是以左庶长之官主导秦国变法,彼时左庶长即一国庶民之长,商君之后,官爵尚未完全分离,白起担任左庶长之时,是官,亦是爵。只是已无多少实权。”王离开口说道。
“如今亦是如此,好多官位和爵位同名,现在还留着。”王离摇了摇头。
“昔日琅琊参议论功,我就是左庶长之官!”
赵泗点了点头,大概听明白了。
商鞅时期之前的左庶长和白起的左庶长不是一回事,现在的很多爵位还有官位保留,不过权力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属于是名誉职位,没有太多实权。
“那这么说,我这不更,连大夫都不算。”赵泗摇了摇头。
王离今日可着劲恭喜赵泗爵位连升三级,赵泗还以为这一下直接阶级跃迁了呢,没想到实质上自己的爵位还在士这个层面停留。
“非也!”王离摇了摇头。
“公士之下,尚有校,徒,操……至于不更,已是常人晋升极限。”王离开口说道。
“秦以首论功,可是要爵首的!”
“有爵位的才算?”赵泗哑然。
“若晋公士,战场斩首三级,校场论功即可,可再要往上,非得爵首才能论功。”王离往前面凑了一下继续给赵泗普及。
“如公士,校,徒,操,可是无甲,多为辅兵使用,而六国之士,铠甲武器都不会太差,要么在精兵之列,要么能领数队杂兵。”王离笑了一下。
赵泗闻言,有些默然。
那要照这么说,秦朝的以首级论功,恐怕没那么简单。
并不是你杀一个人就一级爵位。
而是要杀有爵之人,最起码是个士。像是普通杂兵民夫,除了晋升公士的时候可以论功,再往后晋升是不能作为评定的。
而校,徒,操,乃至于最低级的爵位公士,都是无甲的配置。
而六国的士,哪怕是最低级的士,那也是血脉贵族,最起码上战场是有武器铠甲的,要么是绝对的精兵,要么就是一队杂兵的长官。
而秦国,一个普通应征的民夫,手持一把秦剑,想要杀到一个有甲贵族,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不更以后,可以免充更卒……”王离叹了一口气。
“总之就差临门一脚,会轻松很多。”
赵泗能够感觉到王离话语间的意思,恐怕想要靠军功爵制度跨越士到大夫的阶级,并没有那么简单,不仅仅是因为爵首。
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算了,还是不鸽了,赵泗都已经不更了,我啥时候才能不更?推荐票月票投票通道)
红薯和土豆都不挑地,适应性极强。
对水肥要求不高,贫瘠的土地也能种,在盛世年间,多种于地头田埂,犄角旮旯也都能种。
若是遇上了灾荒,更是能够成为救命粮,近代饥荒年代,若是没有红薯土豆,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不过这两类作物都有一个问题,不易储存和运输。”赵泗认真的说道。
相比较于粮食,红薯和土豆的储存条件更高。
古代倒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通过挖掘地窖的方式储存红薯土豆也不是不行,只是储存期和粮食比起来相去甚远,稍有不慎就会发芽变质。
红薯还好,发芽以后还可以吃,土豆发芽以后甚至会产生毒素。
而在运输流通方面,也明显不如粮食,对于运输条件要求更高,很难进行远距离流通。
“此二类不同粮食,储存下来稍有不慎就会发芽,如这红薯,发芽了也还能吃,这土豆发芽了以后可就有毒了。而且长期食用红薯,还会烧心胀气。”赵泗开口解释道。
赵泗只是隐约的记得红薯产量比土豆高很多,但是土豆后世好像反倒即将成为第四主粮,红薯倒是一直只能作为农副产品。
赵泗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长期食用土豆不至于像长期食用红薯那般难受。
赵泗小时候是真连着吃过半个月红薯的,难受是真的难受,红薯叶,红薯藤炒菜,红薯干炖汤,烤红薯~~
而且口感上来说土豆比红薯好的多,现代的蜜薯大多是改良后的品种,正儿八经没有经过人工培育的红薯,纤维很多,吃起来塞牙。
相比较之下,这两种农作物和主粮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土豆差距小一点,红薯差距大一点。
不过红薯产量更高,土豆产量略低。
至于如何取舍,那就是始皇帝的事情。
始皇帝闻言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不易储存,运输条件相对比较苛刻。
光这两个条件就会让这两种农作物的评价降低很多。
古代运输速度本来就极慢……一来一回,运输的时候储存起来费事,运输又费时,很明显不适合作为主粮进行耕种。
但是那可是亩产五百斤……
哪怕作为农产品的补充也是极好的。
站在秦始皇和市场经济的角度上来看,主粮的地位不可取代。
粮食一旦流通起来,就具备了商品属性,而土豆和红薯的商业价值极低,但它们的高产在古代能够作为兜底的存在。
这就够了!
民以食为天!
尽管这个时代尚未提出什么民为水君为舟的话,但是始皇帝也明白,下层趋向于稳定,上层的统治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再退一步说,发动徭役,战争,等大量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的时候,有亩产高达五百多斤的农作物,下层的承受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加,更不易发生混乱变动。
从长远角度上来看,这是增加大秦底蕴乃至于动员力加固大秦统治的东西。
尽管赵泗已经往少了说了,尽管赵泗已经提前说了红薯土豆的弊端,但是始皇帝依旧显得十分郑重。
“那此物呢?产量几何?”始皇帝指向玉米,语气中多了几分期待。
“略高于五谷……可为主粮使用。”赵泗沉吟片刻后说道。
赵泗还真就不知道玉米的产量具体多少,他只是大概知道,玉米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能够高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具体高多少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此物生长更甚于麦,气候适宜,百天即可长成。”赵泗开口回答。
乍听赵泗说过亩产五百斤的土豆红薯以后,始皇帝听到略高于小麦的玉米第一时间竟然有些失落。
可是听到从种下到成熟只需要百来天,始皇帝立刻就提起兴趣。
始皇帝可不是不通五谷之人,大秦本就是耕战之国,作为一国之君若不知农时可就贻笑大方。
眼下五谷,麻、黍、稷、麦、菽。麦是种植范围最为广泛的。
麦的成熟期基本上要两百多天,倍多于玉米。
一般情况下都是两年三熟,极少数气候宜人方便灌溉的地区是一年两熟。
或者就是一年之中,种完麦之后穿插种些其余农作物。
在赵泗口中,玉米的亩产量虽然只是略高于麦,但是生长时间却只有麦的一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种一茬小麦,再种一茬玉米,一年丰收两次。
二者补充种植,推广开来,大秦的粮食年产量不说翻倍,起码也能增长个一半。
“嗯……有何缺陷?”始皇帝下意识的看向赵泗。
他下意识的认为这样的农作物也有一定的缺陷,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十全十美。
“嗯……没那么好吃?”赵泗开口。
不过仔细想想,在这个脱壳技术有限的年代,貌似带壳的小麦煮出来未必有玉米口感更好……
在精米精面出现之前,玉米成为主流农作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始皇帝微微一笑。
没那么好吃?粮食能好吃到哪里去呢?
方便储存,吃起来不会得病,能够远距离运输,产量足够,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满足了成为主粮的硬性标准。
“那此物?”始皇帝看向红彤彤的辣椒。
“产量几何?”
赵泗摇了摇头。
“陛下,此物并非粮食,而是香料,比之麻椒,风味更甚,食之甚美,欲罢不能!”赵泗开口道。
麻椒原产地在秦岭附近,属于诸夏文化圈,只不过产量有限,属于极为贵重的食料,甚至价比真金白银。
不过,但凡古代,香料就没有便宜的。
很长一段时间,香料的价格都是个黄金挂钩。
历史上中东某些国家,因为几颗胡椒树的归属发动举国之战也是时而有之。
面对一车香料,中东番邦小国的国君甚至能撕下脸皮当场扣押,如同盗匪。
但是,作为一个无辣不欢之人,相比较于其他香料,辣椒才是赵泗的最爱。
(注:稻多种于南方,秦朝时期南方尚未开发,故此时五谷,有麻无稻,至宋后,南方得到开发,稻成为主流粮食,稻才取代了麻的地位成为五谷之一。)
二人相视而笑,前仰后合。
待到许久,二者口腔的麻木逐渐缓解,这才开口。
“辣椒这一味香料,真是人间极品!”王离感慨到。
虽然后劲很大,但是香也是真的香。
又闲聊片刻之后,赵泗注意到天色已经逐渐暗淡,于是开口说道:“天色已晚,余该告退了。”
王离摆了摆手:“这海外风物尚未讲完,可不准走!”
说罢,王离笑眯眯的拍了拍一旁开口道:“今日,你我抵足而眠!”
听起来有些强人锁男,但是这正是这个时代表达友情的一种高端方式。
意味着二人友情的进阶,退一步说,抵足而眠也不过是互联网发达以后强加了某些奇奇怪怪的含义,上学那会没有互联网,拉着宿舍的铁板床拼在一起唠嗑并不在少数。
而在古代,抵足而眠可是友情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解锁的事情。
也并不是真的就两个大老爷们抱在一块贴贴,无非就是睡在一张床上,这个时代的床其实蛮大的,俩人基本上靠不到一块去。
赵泗笑道:“善!”
他知道,王离对自己友情的高度提升并非一顿火锅能够办到的事情。
金手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对于王离而言,和赵泗的相处很轻松,很随意,很舒适。
在得知自己身份之时,赵泗并未前倨后恭,虽有惊讶,但一切如常。
同时,赵泗身上还有许多故事,少量的故事吸引女性,大量的故事吸引同性。
赵泗年纪轻轻,就敢夺船出海,漂泊海外,不负王命,这对于同样正值青年的王离来说,甚至有一种莫名的向往甚至于崇拜。
再加上一些从最初就看赵泗的顺眼亲近,故而才有了饱餐以后的友情升华。
男人的友谊很少有日久生情,很多情况下,一顿饭,几句话,就能够分辨出来这人对不对自己胃口,能不能成为交心的朋友。
夜色已深,屋内二人仍有声音时不时传出。
直至月上中天,屋子里响起来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翌日醒来,赵泗带领船员们播种红薯土豆玉米以及其余各类蔬菜水果种子,规划土地。
赵泗种地水平算不上多高,不过土豆红薯玉米都不是十分精细的农作物,种出来没什么问题,更何况还有军卒帮着操弄。
蔬菜播种也问题不大,主要是水果,赵泗不知道稀疏,秦人更别提,他们压根没见过,赵泗最终也只能选择广播稀种。
水果种子带回来无非就是丰富了大秦本土的农副产品,不求产量,能种出来就成,以后慢慢推广。
一切种子全部播种完毕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
几百亩地全部播种完成,除了红薯土豆玉米为了确定产量是密集种植以外,其余种子都是为了育种,故而都是广播稀种,能长出来就成。
赵泗站在树下看着已经翻耕好的地头,眼中满是憧憬。
春天播下一颗种子,后面就可以收获大量本不属于大秦的农作物。
这些东西会慢慢的推广普及至天下之间,最后遍布大秦,为中原的地大物博物华天美而添砖加瓦。
赵泗,等到收获的时候,也终于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带上香菜小料蘸碟的火锅。
芝麻酱,麻油,花生,胡椒,菠菜,生菜……
“啧!等到收成就能美美的吃上一顿了!”赵泗指着地头对王离说道。
王离也点了点头,露出憧憬的神情。
几天下来,赵泗和王离已经厮混的哥俩好了,王离还特意带赵泗出营吃酒。
甚至于王离都打算送赵泗几个歌姬舞姬。
属实是赵泗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这个时代这方面的风气比较开放,混的熟了拿着家中侍女歌姬舞姬送给客人是常事。
不过赵泗脸皮薄,最重要的原因是赵泗还没有在咸阳安家落户,就算王离送了也没有地方放,于是在解决了需求以后婉言拒绝。
“这红薯土豆亩产真能有五百斤么?”和赵泗混熟以后,王离还真就对赵泗的事情上心了。
这几天一直询问红薯土豆玉米的产量,并且安排士卒注意生长情况,负责除虫灌溉,比赵泗都还要上心。
王离不是傻子,知道这玩意亩产数据真实影响不小,五百斤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至于玉米虽然亩产相差不大,但是仅凭其小麦一半的生产周期,也是重中之重。
这玩意最终种出来要是一塌糊涂,可能赵泗不负王命出海归来的功劳就要大打折扣了。
至于欺君之罪倒是不至于,种不出来被砍头也是扯淡。
赵泗能够在徐福违抗王命滞留扶桑的情况下毅然夺船出海就已经是极大的功劳了。
光不负王命出海归来这一条的功劳都够赵泗爵位直接连升三级还算少的,保底一个大夫爵。
这是正面素材,政治正确,毋庸置疑,谁都无法指摘。
之所以现在功劳没下来,是因为红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
这些作物能够种出来,如果和赵泗所说产量相差不大,起到的效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了。
保底一个官大夫起步。
但是如果种不出来,那赵泗就有可能被冷处理。
甚至于始皇帝还会派人亲自去海外查看情况,验证赵泗所说是否属实。
爵位是其次,爵位高低并不代表官职大小和圣恩是否浓厚。
王离也是读过书的,知道赵泗归来的意义十分重大。
故而,王离十分重视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放心,亩产五百斤我也是往少了说的。”赵泗笑着开口。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王离开口,他的担忧不无道理。
不过好在赵泗是穿越者。
“其他种子我不敢肯定会不会有这种情况,但是红薯土豆玉米一定能种的出来!”赵泗将手搭在王离的肩膀之上。
王离看得出来赵泗的自信,点了点头开口道:“大善!若真的种成,恐怕兄就要青云直上了!”
作为三代,从小就能接触大量政治信息,王离的政治直觉还是有的。
“可有想好以后做甚?”王离开口问道。
赵泗猛地顿住……
对啊……以后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