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我用医术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

第4章 怎么处理死人

发表时间: 2024-10-30

袁来弟一家人回到村里时,天己经擦黑了,又逢月初,月光升得早但不亮堂,勉强只能辨认得清路。

村里村外己经没有人在外面活动了,家家户户都吃饭的吃饭,洗澡的洗澡。

只有一些小狗听到他们的动静在汪汪叫。

走的这一路,袁振东都心惊胆战的,就怕人上来问他怎么一回事儿,虽然他极力认为,女儿不是他打死的,但若是他注意点儿,没把女儿往磨刀石那里扔,女儿也不会死。

还好没人看到。

袁振东回到家里,一眼就看到院子里头,那块被血染红的磨刀石,让他触目惊心。

他问袁西娘:“娘,我要把七妹放哪里?”

袁来弟在村里同辈的堂姐妹中排行第七,袁振东正常不发脾气时,一向是叫她“七妹”的。

袁西娘先把袁十二从后背放下来,她想了一会儿,才说:“先放在那屋檐下,明天用一张草席裹起来,抬到山岭挖个坑埋了。”

她本来想,趁着村里人都在忙,就把袁来弟拖去埋了,但转念一想就改变了主意,她得让他们先知道,袁来弟是死于意外,是磕到石头死的,再抬走埋掉。

不然村里人误以为自己儿子打死人,过后肯定说闲话的,这对他们家的名声不好。

她就是担心名声问题,并不是怕有人去报官。

在她的观念里,在很多农村人的观念里都这样,打死自己家人这种都算家事。

算爱管闲事的人,也不会因为“这种家事”就去报官的,除非打死的是别人家的人。

这是因为,农村人都怕接触官员,也怕惹麻烦,看热闹可以,没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事给自己惹麻烦。

何氏听完心中酸涩无比,她把眼泪一擦,抬起头看这个老女人。

婆婆的心狠程度让她很难受,自己女儿都死了,她不但一滴眼泪都没有为她流过,如今还能这么冷静的说出这些话。

“她年纪小,不能进祖坟,给十二治病钱都花完了,棺材又贵,买不起。”

袁西娘这话是对何氏说的。

别人家若是有夭折的孩子,也是这么处理的。

虽然没有规定,但传统就是这样。

都说人死为大,但这是针对特殊人群的。

一般年纪小未出嫁的女孩死了,只能用一卷草席裹起来,埋在荒郊野岭,没有人会买或者打棺材来装殓,埋了连个墓碑都没有,因为也不会有人去祭拜。

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女孩,谁还会花费人力财力让她隆重体面的死呢?

只有老人死了,才会有人重视。

老人快咽气时,他们家人就会搭一张临时的床放在祠堂里,然后由他们的子孙守护,等他们咽气了,就请全村的人来帮忙操办丧礼,再装入棺材,请道师来给他们办一场丧事,然后埋入请风水先生看好的地里,再立碑。

就是没钱,借钱也要好好操办的。

何氏也没有办法,实际上她现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看着不省人事的女儿哭泣,她女儿要死了呀,她没有女儿了……袁振东照着老娘的说法做,他把人放下来,让她躺在地上,然后用手探了一下袁来弟的鼻息,发现己经探不出来了。

袁来弟没有呼吸了!

她死了!

虽然己经知道会这样,但袁振东还是害怕得一屁股了地上。

他那黝黑的脸一下就变得惨白了,只是在夜色下,没人看得清。

袁西娘其实也是害怕的,她看得出来自己儿子的异样,于是赶紧跑去把大门关了起来。

村里看管闲事的人不少,现在他们没空而己,等有空了,一定会跑来看热闹的。

她暂时还不想面对他们。

“七姐是不是死了?”

这时候,袁十二突然开口。

他虽然小,但看着一动不动躺在地上的姐姐,也知道姐姐是死了。

他很害怕,揪着袁西娘的裤子哭了,但没有愧疚。

他不知道,他姐姐其实算是因为他而死的。

此话一出,何氏突然扑到女儿身上放声大哭。

袁西娘一把将孙子抱起,哄着他说:“不怕不怕,奶奶带你去做饭。”

她抱着袁十二,先往自己的卧房走去,她的屋里有一盏油灯,天黑了,她要先点灯。

何氏哭了两声之后,就被袁振东捂嘴威胁:“小声点,你想让全村的人都来看我们吗?”

所以何氏只能自己捂着嘴哽咽着。

何氏的哭声让袁西娘很烦躁,她慌手慌脚打开卧房门,找到打火石,先把桌子上的油灯点亮。

油灯亮起,一下就将一个小小的卧室照亮了。

虽然灯光只是昏黄的,亮度也低,但袁西娘心安了不少。

她一手掌灯,一手抱起袁十二走出卧房,往厨房走去。

厨房就在大门的左边,在袁来弟躺着的屋子的对面。

他们家做饭和吃饭都在厨房里。

门口在房子右边,进去就是吃饭的地方,有个圆木餐桌,右边墙壁贴着一个碗柜。

左边是做饭的地方,有个灶台,上有两口锅,一个煮饭的锅,一个烧水的锅。

袁西娘走进卧房,把油灯放在餐桌上,在把袁十二放下一旁的矮凳坐着。

“不要摸灯,小心烫着,奶奶煮饭给你吃。”

“知道了。”

袁十二一向好动,这会儿他也点头应了,因为他受伤的手很痛,他只能听话。

袁西娘走到厨房最里面,那里的角落放着一个小米缸。

为了方便袁来弟做饭,这里放了少许米,还有多的放在她的房间。

她只要出门都会把房门上锁,不让别人进去,怕人偷她那三瓜两枣。

她打开木盖子,拿出两斤米出来,淘洗干净放到锅里开煮。

她看到烧水的锅里放满了水,于是两个锅一起烧起来。

她一边烧火,一边等人上门。

袁家村是坐落在几个小山岭中间,村里建房子是没有规划的,哪里有地,地势平坦就建在哪里。

村里有两个路口,东西走向,而袁西娘家在东边路口,左右两边还各有一户人家,他们家与他们家就隔着一条五尺宽左右的小巷子。

袁西娘知道,袁来弟这件事瞒不住的,至少,她的邻居肯定知道了。

右边邻居与他们家不合,所以他们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管她家闲事。

左边的就不一样了,左边的邻居爱管闲事。

左边邻居住着祖孙七口人。

老的叫袁信文,同辈排行第三,与袁振东死去的爹袁西同辈,袁西娘跟着亡夫叫三哥。

但是他们不是跟袁西一起排行,他们祖辈来这里开荒大约有个十辈了,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不想排到几十名外,觉得不好叫也不好听,于是就分开自行排了。

不过,他们的名字还是用同辈的,比如,袁西就是“文”字辈,他们同辈的人的名字最后一个都用“文”字。

袁振东是“振”字辈,同辈的名字中间都有个“振”字。

袁信文年纪将近六十,夫妻俩都还健在,他的媳妇还是个热心肠的。

刚刚她还帮忙找袁十二,也帮忙劝袁振东别打人来着。

他们两个儿子,大的排行第十,娶妻也生了两个儿子了,小儿子排行十六,三十岁左右了,是个瘸子。

小时贪玩,爬树摔断了一条腿,后来他的腿一条长一条短,至今还没娶妻。

果然,袁西娘饭还没煮熟,大门就被敲响了。

紧接着,她三嫂的声音就传了进来:“我说,振东是不是又打媳妇了,怎么她哭得那么惨呢?

孩子也找回来了,这又不怪她,你怎么能打她呢?”

他们这一家人刚回来,何氏就哭上了,还哭得那么惨,不是袁振东打的人,她还不信。

袁振东的为人她最了解了,有事没事就打媳妇出气。

一定是袁十二爬到屋顶摔了,袁振东就怪何氏,打她出气。

事情还没弄清楚时,就抓着女儿打了,现在又打媳妇,她真是看不过去。

袁振东慌了,大声回应:“没有!

我没打她。”

“那她哭什么呢?

开门我看看。”

袁信文媳妇哪里信,若不是有鬼,怎么把大门都关上了?

平时他们都是临睡的时候才关门的。

她这个堂弟媳妇也是的,儿子打媳妇从来不管,有时候还帮着一起欺负。

儿媳妇那么难娶,有个孝顺又听话的人嫁她家,还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