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女频言情 > 悠然自得后续+全文

悠然自得后续+全文

刘辩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儿臣拜见母后。”刘辩看到何皇后,这才反应过来,随后行礼说道。“我儿快快起来。”何皇后上前扶起刘辩,随后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儿子。她赌对了!天子会同意册封辩儿为太子的。如果天子不同意,何皇后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的儿子自幼养在宫外,她也没有见过几次,返回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十二岁,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这个当母亲的也无法改变。辩儿三次与天子发生冲突,何皇后看在眼里但也不能说什么,她若是再说些强硬的话语,她也不知道辩儿会是什么反应。这就是一个天生的犟种!何皇后有时候也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咬牙切齿,安安稳稳的不好吗?有她这个皇后在,以后一定会成为太子,继而承接大统,非要闹得那么难堪?看到刘辩因为凉州羌乱的事情得到了刘宏的诏见,何皇后便知道机会来了。如...

主角:刘辩刘协   更新:2024-11-01 13: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辩刘协的女频言情小说《悠然自得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刘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儿臣拜见母后。”刘辩看到何皇后,这才反应过来,随后行礼说道。“我儿快快起来。”何皇后上前扶起刘辩,随后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儿子。她赌对了!天子会同意册封辩儿为太子的。如果天子不同意,何皇后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的儿子自幼养在宫外,她也没有见过几次,返回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十二岁,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这个当母亲的也无法改变。辩儿三次与天子发生冲突,何皇后看在眼里但也不能说什么,她若是再说些强硬的话语,她也不知道辩儿会是什么反应。这就是一个天生的犟种!何皇后有时候也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咬牙切齿,安安稳稳的不好吗?有她这个皇后在,以后一定会成为太子,继而承接大统,非要闹得那么难堪?看到刘辩因为凉州羌乱的事情得到了刘宏的诏见,何皇后便知道机会来了。如...

《悠然自得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儿臣拜见母后。”刘辩看到何皇后,这才反应过来,随后行礼说道。

“我儿快快起来。”何皇后上前扶起刘辩,随后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她赌对了!

天子会同意册封辩儿为太子的。

如果天子不同意,何皇后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的儿子自幼养在宫外,她也没有见过几次,返回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十二岁,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这个当母亲的也无法改变。

辩儿三次与天子发生冲突,何皇后看在眼里但也不能说什么,她若是再说些强硬的话语,她也不知道辩儿会是什么反应。

这就是一个天生的犟种!

何皇后有时候也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咬牙切齿,安安稳稳的不好吗?有她这个皇后在,以后一定会成为太子,继而承接大统,非要闹得那么难堪?

看到刘辩因为凉州羌乱的事情得到了刘宏的诏见,何皇后便知道机会来了。

如果不能趁着这个时候将刘辩推上太子之位,那以后就没有可能了。

她的儿子一定会再次跟天子发生矛盾,甚至会越闹越大,闹到最后连她这个皇后也无法承担后果。

只要当上太子,只要不谋反,有她这个皇后居中调和,刘辩就能安稳坐在太子之位上。

实在不行也不过是皇帝不再接见太子罢了。

皇长子终究与太子不同,太子是一国储君,皇长子只是皇子之一。

“你以后也就是太子了,行事当稳重一点,不要再跟陛下起争执了。”何皇后最终还是告诫了一句。

“母后,儿臣没有与父皇起过争执。”刘辩沉默半响,随后说道。

“你……”何皇后眉毛竖了起来。

“儿臣关心国事,对父皇进言,只是言辞激烈了一点。父皇是天子,儿臣哪敢与父皇发生争执?”刘辩笑地十分谄媚,赶紧说道。

何皇后被噎住了,直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牙尖嘴利!”何皇后伸手点了点刘辩的额头,最终还是宠溺的笑了。

她很高兴,这个儿子还是懂得厉害,她倒是小看自己的儿子了。

“以后言辞不许那么激烈。”何皇后还是顺着刘辩的话语说道,也变相承认了刘辩的话语。

刘辩从来没有与刘宏发生过争执,他一直在进谏。

“儿臣谨记。”刘辩应了下来。

何皇后这才带着刘辩回返宫殿,册封太子在即,她还得好好准备,天子虽然当着群臣直面亲口说了立皇长子为皇太子,但是诏书未下、印绶未授,刘辩还不是事实上的太子,行百里者半九十,就差最后一点时间,她得确保不会出现任何岔子。

过了一会儿,刘辩与何皇后的交谈被人汇报给了刘宏。

倒不是刘宏有意监听,而是母子二人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那番话,刘宏派了宦官送刘辩回西宫,就在现场而且离得很近,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到。

“言辞激烈的进谏?”刘宏有些佩服这个儿子的厚脸皮,他怎么好意思说出来这句话的。

要不是刘辩身为皇长子,而且他只有这一个长大的儿子,刘宏早就把刘辩大卸八块了。

“牙尖嘴利!”刘宏最终恨恨地说道,夫妻二人在如何看待刘辩的问题上达到了一致。

“进谏好啊,不然朕还真以为朕这个儿子对自己的父亲十分敌视呢?”刘宏最后在心里默默想道。

他真怕这个长于民间的儿子敌视自己这个父亲,如果是那样,那他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个儿子了。

……

册封太子的仪式很复杂,刘辩不懂,何皇后也不懂,至于刘宏?

他是藩王入京,朝臣携先帝遗诏确定他为天子,来到洛阳后刘宏就是天子,根本没有经历过太子册封。

不过好在群臣之中有人懂,虽然大汉这些年也没经历过几任太子,但是至少书上还是明确写了太子册封的流程。

群臣就按照书上的流程开始进行各种事先准备工作,而刘宏也开始给自己的儿子挑选太子属官。

太子是要开府的,有自己的手下,刘宏也在尽心给自己的儿子准备。

“儿臣启奏父皇。”刘辩来到前殿,对着刘宏行礼。

“起来吧。”刘宏看了一眼刘辩,随后慢悠悠的说道。

“谢父皇。”刘辩起身后看向刘宏。

“太子属官你有人选吗?”刘宏直接问道。

“全凭父皇做主。”刘辩也没有推荐人,毕竟他没有理由认识那些人,如果直接推荐的话,那就会产生一个疑问。

太子是如何接触到这些人的?

或者说太子是如何知道这些人的?

他过去的生活轨迹很清晰,回到皇宫里的生活轨迹更加清晰,根本没有机会认识他记忆里的那些人。

如果推荐那些人为太子属官,先不说刘宏会不会觉得他翅膀硬了这个问题,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他推荐的那些人会被严格审查,看看是什么人敢有意接触养在宫外的皇长子?

甚至他这段时间的那些话语也会被刘宏认为是有人故意说给刘辩的,误导皇储,这几乎是谋反的罪名。

“也好。”刘宏应了下来。

“只是儿臣有一个请求。”刘辩随后说道。

“讲。”刘宏看了一眼刘辩。

“儿臣想要学习剑术跟射箭。”刘辩说出了一个出乎刘宏预料的想法。

他得好好锻炼身体,尽量做一个长寿一点的皇帝,不说活个七老八十,最起码也要活个五六十吧。

东汉一堆幼儿园皇帝,即便能活到成年,也都是三十多就死,刘辩也不得不小心一点。

“剑术跟射箭吗?”刘宏内心思量了一下,随后应了下来。

太子学习这两个东西有毛病吗?

没有毛病,而且这两个技术确实也得学,天子总得射猎,虽说没有要求天子的射术要多么精湛,但是练好一点总是有好处的。

刘辩马上成为太子,学习射术也是理所应当之事,而且刘辩再过几天就十三了,还没有接触过射箭,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准了。”刘宏答应了刘辩的请求。

“等太子府搭建完成后,我会派人过去的。”刘宏说道。

“多谢父皇。”刘辩说罢,刘宏随后让其上前开始为刘宏参议凉州羌乱之事。

因为刘辩在凉州羌乱中的优异表现,刘宏已经将其当作自己的心腹谋臣。


“见过殿下。”张让低头行礼,眼神中带着些许复杂。

他这几天被刘宏折腾的够呛,张让思来想去也知道他们的聚会内容被刘宏知道了,这是刘宏在有意敲打他。

而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对于皇长子的赏赐,他们才刚商议完皇长子的赏赐就已经下达,这种最明显的袒护让张让他们更加害怕。

张让也收敛起所有的小心思,尽心尽力的侍奉着刘宏,希望这件事能早点过去,他年纪也大了,经不起刘宏的折腾。

“张常侍今日怎得这般客气?”刘辩笑嘻嘻的问道,这张让前段时间对他那是当成陌生人一样对待,说话间也透漏着疏离。

但是没想到只是刘宏一道赏赐的诏令,就能让自己重新炙手可热,这皇宫里的现实不过如此!

“殿下折煞奴婢了。”张让苦着脸说道。

“哈。”刘辩不置可否的哈了一声,随后直接迈步走进大殿。

张让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皇长子辩真是不可理喻,他都已经释放出善意了,皇长子不应该是顺着这股善意和他亲近些吗?这皇宫里还没有几个人会这样无视他。

“儿臣参见父皇。”刘辩直接行礼。

“辩儿快起来吧。”刘宏不想再经历一次尴尬,赶忙说道。

“谢父皇。”刘辩站直了身体,看向刘宏。

他的昏君父亲今天这是怎么了?

“不知父皇召儿臣何事?”刘辩直接问道。

刘宏一句逆子差点脱口而出,他是父亲,没事还不能看一看自己的儿子吗?

不过想了想自己的大计,刘宏还是忍了下来,这个逆子不懂事,他犯不着计较。

“张角死了。”刘宏颇有些炫耀的说道。

这个逆子不是说国家危难吗?如今张角已死,他倒要看看这个逆子会怎么说?

“哦。”刘辩的反应很是冷淡,让刘宏的脸色一下子僵住。

这个逆子怎么回事?不应该是恭喜他这个天子吗?

在他的指挥下,黄巾叛乱还没有一年就已经平定,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皇长子不是最关心国事吗?如今贼首已死,皇长子看着兴致不高?”刘宏的脸色冷了下来,他就不该跟这个逆子分享这个消息。

“张角死了不是应该的吗?如果张角不死,大败汉军,那现在准备等死的就是我们了。”刘辩有些诧异的反问一句。

刘宏再次被憋住,他不得不承认刘辩说的很有道理,张角不死,现在就该他们坐立难安了。

“父皇不会以为这是一件好事吧?”刘辩紧接着追问一句。

刘宏的怒火被一下子点燃,目光冷峻的看着刘辩,张角死了不是一件好事吗?

“皇长子这是什么意思?”刘宏一字一顿的说道。

“张角死了,冀州战事也能快速结束,可是那些义兵呢?父皇一道诏令可是让豪强们合理的拥有了军队,如今父皇该如何处理这些人?”

“有功赏,有过罚,赏罚分明方能使人心服。虽说黄巾是朝廷派兵平定的,但是那些地方上的义兵可也有战功的,是封赏财货还是封赏官职,父皇总得拿出东西来犒赏这些人。”

“还是父皇觉得一道诏令就能让这些人解散,心甘情愿地接受付出的粮草兵器一切全部血本无归,亦或是让地方掌控数目庞大的见了血的军队,并且这些军队还对朝庭赏罚不公而心生不满?”刘辩看着刘宏的眼睛说道。

刘宏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个逆子居然能想到这一层。

这真的是他那个逆子吗?

刘宏第一次认真的打量着自己的长子,他之前一直以为这个长子劝说自己关心国事只是虚言,但没想到这个长子居然真的考虑过朝庭之事?

可是他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这是卢植教给你的?”刘宏开口问道。

“不是,卢公只给我讲经。”刘辩否定了刘宏的想法。

“也就是刚才那些话都是你自己想的?”刘宏追问了一句。

“是。”刘辩坦然说道。

刘宏相信了刘辩说的话,这个逆子不屑于隐藏自己的想法,毕竟他连自己这个皇帝都敢质问。

“坐下吧。”刘宏指着下首一个席位说道。

“多谢父皇。”刘辩说罢,坐到了席位上。

刘宏看着刘辩的动作,眼神重新恢复平静。

他的儿子就应该这样!

“豪强之事是谁跟你跟你说的?”刘宏起了考较的心思,慢悠悠的问道。

“我自己在冀州看到的。”

“我在冀州体察军情时,遇到了一位宗室,姓刘名备,幽州涿郡人士。朝庭下令兴义兵时,得到一个姓张的屠户资助,手下有五百义兵,那姓张的屠户也跟着刘备讨伐黄巾,这支义兵在幽州、青州、冀州三地辗转,也有了不少战功。”

“刘备只是一个,但是天下州郡之间像这样的义兵必然不少,这些人大多都是豪强资助才有的义兵,在战后都应该得到封赏,不管是财货还是官职,必须得让天下人知道赏罚分明。”刘辩简短的介绍了一下刘备,佐证了自己的说法。

刘宏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的长子,刘辩在冀州待的时间并不长,居然也能从这里面看出不少东西。

“那你以为该当如何?”刘宏接着问道。

“封赏军队官职,让这些人挑选麾下精锐士卒,带兵前往并州、凉州边境,以安边境。这些人都是不甘寂寞的,但是如今没有多少途径让他们施展才能,让这些人前往边境,也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地方豪强失去精锐兵员。如果有人拒绝,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天子已经把赏赐下达,是这些人不要的,父皇只需下诏嘉奖,再封赏一点财货就好。”刘辩毫不犹豫地说道。

刘宏听罢,再一次被刘辩的成熟而感到震惊!

这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吗?

“这都是你自己想的?”刘宏忍不住问道。

他是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他的儿子,明明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却好像在朝庭待了多年一样成熟。


“臣王越拜见太子殿下。”虎贲将军王越对着刘辩行礼。

刘宏没有食言,在太子册封三天之后,就派虎贲将军王越前来教导刘辩学习剑术。

王越乃是辽东燕山人士,擅长剑法,早年间也是一名游侠,后来觉得游侠干的没前途,他练这么久的剑法不能荒废在乡野之间,对一个郡吏都得恭恭敬敬,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他。

随后王越便来到了洛阳,开始挑战群雄,凭借一手精湛的剑法将洛阳有名有姓的高手全部击败,传到了先帝耳朵里。

于是先帝召其入宫演练剑法,将其安置在皇宫侍卫里,让其教授禁军剑法。

刘宏即位后,也跟随其学过一段时间的剑法,王越因此成为了一名杂号将军。

“王将军请起。”刘辩笑着扶起王越。

后世也传过王越的名声,说其必然能够跟吕布打的有来有回,甚至有可能胜过吕布,今日一见,刘辩否定了这个想法。

王越已经老了!

更何况吕布是骑将,使用的武器即便不是方天画戟,也必然是一丈多的马槊,王越一个老头剑术再精湛也不可能是吕布的对手。

王越心思灵巧,知道刘辩肯定不会学杀人剑术,于是表演了一套花里胡哨的剑法。

虽然已经是将军了,但是王越也知道自己到底是凭什么得到现在的一切,所以这些年也没有放松过对剑法的追求,甚至长年累月的练习之下,剑术更加精湛。

刘辩大呼满足,这种剑法一看就很好看,他要学的就是这种。

刘辩也没有学习杀人剑术的心思,先不说他身为太子,未来会成为天子,如果需要他亲自动手杀人,那他也就离身死不远了。就只说要想杀人,必然是披甲持枪,剑这种武器已经逐渐脱离战场的主流,仅仅成为一种自卫武器,亦或是礼器。

刘辩学的很认真,他学习剑术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要是顺道能学上一手十分漂亮的剑术,那就更加完美。

王越倒没有要求刘辩认真学习的想法,刘辩这种贵人是坚持不了练剑的劳累的。任何一种东西只要重复许多次,那就一定会产生厌烦感,更别说练剑还有身体上的劳累,刘辩能学到个表面就行,只要能表演一套流畅的剑法,那就已经不错了。

刘辩不知道王越的内心想法,他只知道王越不愧能够单纯凭借一手剑法就能当上将军,他对剑太熟悉了。

刘辩按照他说的办,仅仅不过半天就能熟练使用手中长剑。

要知道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刘辩都没有摸过剑,能够在半天时间里就能够熟练使用,这无疑就是王越的功劳。

“殿下,时间到了。”太子左庶子钟繇上前提醒刘辩。

没错,就是那个颍川钟繇,今年三十三岁。

钟繇早年间举孝廉,历任颍川功曹、尚书郎、阳陵县令,前两年因病离职,当刘宏决定立太子的时候,出身颍川钟氏的钟繇便被征召为太子左庶子。

原本钟繇已经准备好前往司徒府中担任属吏,之后再入官场,当刘宏确定刘辩为太子的时候,前往太子府就成为了钟繇的第一选择,或者说所有大家子弟的第一选择。

潜邸旧臣这几个字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更何况天子身边还有十常侍,士人们图谋诛杀宦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通过影响太子来达成他们的想法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于是乎,各个豪强世家纷纷开始往太子府塞人,希望自己子弟能够成为太子府的一员。

刘宏对此很不满,他不想让士人充斥在刘辩的太子宫中,党锢都是刘宏迫不得已才取消的,可想而知刘宏的态度。

刘辩表示父皇你打压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作用,还不如放开一个口子,让他们抱有一点希望,缓解一下局势,你是知道儿臣的,那些士人影响不了儿臣。

刘宏想了想,觉得刘辩说的有道理,放开口子缓解局势这个理由刘宏一点也不在意,那些士人影响不了刘辩这才是主要。

他的好大儿不知道怎么长得,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己的主见,他这个当皇帝的都影响不了分毫,更别说那些士人了。

刘宏同意了,随后钟繇便出现在太子府中,成为了太子左庶子,也就是太子的顾问。

“也好,正好有点累了。”刘辩喘了一口气,随后笑着说道。

“王师,明日我自行练剑,等后日你再来我府上教学吧,以后每隔一日来指导我一个时辰。”刘辩随后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王越点头应是,并无不可,随后告辞离开。

“剑术只是小道,殿下还是莫要如此痴迷。”等到王越走后,钟繇来了一句劝谏。

刘辩痴迷于剑术这可不是好事,太子是储君,可以习练剑法但是不能痴迷于剑法,太子要学习的是治国理政。

“钟庶子莫要忧虑,我只是想要通过练习剑法锻炼一下身体,身体强健才能安心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我才刚开始习练剑法,自然是要多用功一点,打好基础之后就不用再这么长时间练习了。”刘辩笑着说道。

钟繇有些惊讶,之前他与刘辩就见过几面,只有这两天见面才多一点,他对刘辩的脾性也没有多少了解,但是没想到刘辩居然会有如此想法。

“臣误会殿下了,还请殿下治罪。”钟繇听完刘辩的解释,肚子里准备好的理由顿时没了用处,随后恭敬拜道。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钟繇也知道面前的这位殿下不似常人,换句话来说有些随性,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刘辩表示对一个东西的喜爱,钟繇不得不提高警惕,进行劝谏。

钟繇在劝谏之前已经做好了刘辩生气的准备,毕竟一个小孩喜欢一个东西,别人的阻挡自然会惹来怨言,而刘辩的身份是太子,他的怨言要更厉害一点。

但是没想到是自己想错了,那自然要认罚。

“不知者无罪,钟庶子起来吧。”刘辩也没有生气,笑着说道。

手下劝谏这种事情以后多的是,他要是挨个生气,那估计还没等到刘宏逝世,他首先就得被气死。

“谢殿下恕罪。”钟繇再拜,随后起身。


“陛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宦官汇报完刘辩与卢植的交谈内容,俯首听命。

刘宏没有说话,只是怔怔地看着门外的广场。

给皇长子找老师这件事他全程没有插手,但是也在全程注视着一切的发生,他担心自己手中的权力不稳,但也担心自己说不定哪天就倒下了。

先帝也不过是三十六岁就突然离世,而自从章帝开始,大汉的皇帝寿命最长者也不过三十六七,刘宏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他有儿子,自然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帝位。

刘辩作为嫡长子,本身就是无可争议的继位人选,但是刘宏不愿意。

刘辩出生的时候他很喜悦,但是自幼养在宫外,他总共也没有见过几面,亲情也是需要陪伴的,刘辩受喜爱的程度自然比不上养在董太后那里的刘协。

但是刘宏也不敢真的废了刘辩,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天,如果真的废了刘辩,那刘协一个小孩子又怎么面对那些朝臣?一个小孩子又能活多久呢?

而刘辩就不同,刘辩已经十二岁,再过几个月就十三,他已经具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更何况这个逆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逆子能为了卢植被治罪这件事而质问他,这就说明了这个逆子不是旁人能够随便掌控的,这已经满足了刘宏对于继承人的要求。

刘宏对于这个回宫不久的逆子是既爱又恨,他希望这个逆子能对自己恭敬一点,哪怕不把他当成皇帝,也至少要把他当成父亲,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质问自己。

只要这个逆子能稍微恭敬一点,那他就能下定决心立这个逆子为太子,毕竟刘辩的出身已经摆在那里,心性也已经得到了证明,立其为太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人会表达反对意见。

能力?

皇帝不需要什么能力,他只需要学会用人就可以,让有能力的人身处合适的位置这就是皇帝所需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是能够教导出来的。

士人得用,宦官也得用,这就是刘宏能够掌握权力的原因。

“继续盯着吧,将他们的谈话全部记录在册,每天给朕送过来查看。”不知过了多久,刘宏开口说话了。

他现在既不能立刘辩为太子,也不能废了刘辩,只能是看着事情的发展。

如果他的身体能够支撑到刘协长大,那他会毫不犹豫地立刘协为太子,将何家完全铲除。如果他的身体撑不住,那刘辩自然能够登上大位。

一个皇后、一个大将军,何家有扶持刘辩承继大统的能力。虽然这个集团是他一手扶持出来的,但是如今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不会按照他的心意所动,有了自己的想法,扶持刘辩登基就是这个集团存在的唯一理由。

“奴婢记住了。”宦官立即回道,内心也松了一口气。

“下去吧。”刘宏有些意兴阑珊,他想自己一个人静静。

小宦官恭敬告退,大殿里只留下刘宏一个人靠在御榻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退出大殿的宦官也立即来到了不远处的一处宫殿里,这里已经有一个人在心急如焚的等待着。

“陛下怎么说?”张让看到小宦官的身影后,立即问道。

“回张公的话,陛下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我继续盯着,每天要将皇长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交给陛下查看。”小宦官一脸献媚的说道。

张让脸色变得通红,眼珠子死死的盯着眼前的小宦官,陛下居然没有任何表示?

皇长子话语间对他们宦官是极度不认同,甚至是厌恶的意思,如果让皇长子登上帝位,那还有他们这些宦官的好果子吗?

外面的这些士人对他们喊打喊杀,张让他们心里是知道的,但是他们毫不在乎,因为皇帝会庇护他们,只要皇帝还要用他们,士人的言论根本影响不了什么。

但是皇长子如今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他登基后绝对不可能再像陛下这样庇护,那他们这些人的下场该当如何?

他们这些年已经把士人得罪死了,死在他们手里的名士也不是一个两个,没有皇帝的庇护,士人会把他们这些人撕碎的。

想到这里,张让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不能让皇长子登上帝位!

张让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为了他们这些人的小命,他们必须得阻止刘辩登上帝位。

“你先去吧,按照陛下的旨意做就是。”张让随后语气生硬地说道。

眼前的小宦官只是起到盯梢的作用,真要做什么也轮不到这个小宦官,他也不可能让这个小宦官胡编乱造来诬陷皇长子,真要这么做了,那么倒霉的还是他们。

刘辩是皇长子,是陛下的儿子,而他们只是一些宦官,刘宏只要还活着,刘辩最差的结局也不过就是被贬为藩王。

之前刘辩已经说了那么大逆不道的话语,不照样还是安安稳稳的在宫里待着,他们要是被皇帝发现污蔑皇长子,处理他们这些宦官可就是最简单的事情。

刘宏动不了皇长子,动几个宦官那就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当初比他们权力更大的王甫不就是被陛下诛杀了嘛。

小宦官恭敬地离开这间小房子,张让沉思一会儿,随后让陪侍自己的小宦官前往其他中常侍那里邀请他们过来商议这件事情。

在士人眼里,宦官都是一体的,都罪该万死。

但是刘宏手下有十二位中常侍,这十二个中常侍都是一个个宦官集团的首领,关系有亲有近,彼此之间互不统属,就是普通的同事关系,张让和赵忠也只是势力最大的两个宦官而已。

如果十二位中常侍都归张让统属,那刘宏这会儿就会担心自己的安危,日夜想着铲除张让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四年前这宫里只有十名中常侍,之前何皇后毒死王美人的时候,刘宏大怒之下就要废后,因为所有中常侍的苦苦哀求这才放下这个念头。

而刘宏之后的反应就是又提拔了两名中常侍,凑齐了十二位中常侍,其中一人的名字叫做蹇硕,是如今刘宏最信任的宦官。


刘辩顿时愣住,看着何皇后的面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一直有着自己的打算,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人的想法,换句话来说,那就是独断专行。而如今就连何皇后,这最亲密的关系都有了意见,那这件事的错误程度可想而知。

“儿臣知罪,还请母后责罚。”刘辩原地老老实实跪下,对着何皇后请罪。

“治罪?本宫可不敢治太子殿下的罪,毕竟太子殿下都已经能够让皇后迁宫,若是惹怒了太子殿下,我这皇后说不定连个住处都没有,本宫哪敢治罪?”何皇后依旧不假辞色的说道。

刘辩没有再说话,只是跪在原地看着何皇后。

所有侍奉的宫女宦官全部都低下了头,屏息凝气,皇后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若是一个不小心,惹到了皇后的主意,皇后不会处罚太子,但是肯定会把这股火气撒到他们头上。

膳食做好了,负责人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知所措的站在门口,不知道该不该现在进去。

“先吃饭吧。”何皇后冷着脸说道。

负责膳食的宦官松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膳食放在案席上,小步快速退后。

刘辩没有动作,依旧跪在原地。

“怎么,太子殿下一方面说请母后治罪,一方面又连母后的话也不听了?”何皇后看着刘辩说道。

刘辩嘴巴张合几次,还是没有说出一句话,对着何皇后行了一礼,随后起身坐好,开始静静的享用膳食。

何皇后看着吃饭的儿子,长相与她极为相似,天子不喜欢刘辩也有长相方面的原因,刘辩太像她这个母亲了,一点也不像刘宏,而刘协就很像刘宏,天子自然会更喜欢刘协。

何皇后想着想着,眼中不自觉地闪过一抹失望,这个儿子从小养在民间,等回到宫里的时候已经长大了,她想插手刘辩的教育已经有些来不及,只能是通过找名师教导想着改变一下,但是如今看来也没有什么用。

她就这一个儿子!

如今刘宏也不怎么宠幸她,她连生出一个自己亲手教育的孩子也基本没了可能,而这个儿子不受宠,更是独断专行,让何皇后的内心更加憔悴。

何家乃至她这个皇后的未来,都寄托在刘辩身上,没有一丝丝改变的可能,如今刘辩长成这样,她如何能够安心?

“你们都下去吧。”何皇后将视线收回,对着周围侍奉的宫女宦官说道。

“唯。”所有人回了一句,随后小步快速离开了正殿。

“辩儿,虽然你自幼养在宫外,但那也是担心你在宫里出现什么意外,母后也不想我们母子分开。”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何皇后看着刘辩慢慢说道。

“母后知道辩儿你有自己的想法,你看不惯你父皇的行为,但是他是天子,你现在只是一个刚刚被确定的太子,你身边还没有几个自己人,你什么权力都没有,你想做什么都做不到。”

“你想做什么,最起码也得掌握一点权力,让别人愿意为你做事。”

“我这个皇后也是如此,你父皇几次想要废了我,我还安稳坐在这个位置上,你以为凭借的只是我生下了一个皇子吗?”

“群臣对你父皇不满意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你父皇依旧坐在那个位置上,只凭借他是天子吗?”

刘辩停下了咀嚼,静静的听着何皇后的话语。

“你对朝政有想法是好事,最起码证明你想当一个好皇帝。但是谁能支持你?难道你的命令不需要人来执行吗?”

“母后对治国也没有什么研究,帮不上你的忙。但是辩儿你做决定之前至少要跟母后商量一下,这样母后也能事先有个准备。你不是一个人,母后也不是一个人,不然母后也当不了这个皇后。只要你跟母后说了,母后也能派人帮你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即便是你犯错了,母后也能想办法为你遮掩,你父皇那边也能应付过去。”

“辩儿,母后就你一个孩子,母子一体,你要出了什么问题,母后这边也不好过。母后不会害你,你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这里也不会泄露出去,就算是你舅舅那边也不会知道。”何皇后语重心长,眼底也有了些许泪花,就算失望她也得继续支持自己的儿子。

她就刘辩这一个孩子!

“儿臣记住了。”刘辩没敢转头去看何皇后,低声说道。

何皇后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记住了,她也只能做到这里,连天子都没办法改变刘辩的意志,她如果用强硬手段,极有可能招来刘辩的反抗。

如果刘辩反抗,那必然会遭来一个严重后果,他们母子离心!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辩默默的吃着东西,何皇后静静的看着刘辩,没有再说什么。

看刘辩吃完午膳,何皇后随后说道:“辩儿你先回太子府继续学习吧,不要荒废了学习,宫里的事情交给母后。”

“儿臣告退。”刘辩没有再说什么,低头行礼。

看着刘辩离开的身影,何皇后眼中满是无奈。

很快,宫女宦官重新走了进来,将案席收拾干净,静静的站在原地,现在谁都看出来皇后的心情不好,没人会去触皇后的眉头。

“让下面的人收拾一下东西,过段时间我们搬回北宫。”何皇后沉默许久,对着身边的人下令。

这件事就算刘辩没有与她商议,但是刘辩已经在皇帝那里答应下来,那她也只能同意。

刘辩唯一的支持就只有她,她得表现出自己对刘辩的支持。如果刘辩连她的支持都失去的话,那刘辩的太子之位就岌岌可危,天子想废就废。

“娘娘……”一旁的大长秋想要说话。

“不用说了,我意已决。”何皇后打断大长秋的话语,肯定的说道。

“奴婢知道了,这就让下面的人开始收拾。”见何皇后态度坚定,大长秋也只能这样说道。

“嗯。”何皇后应了一声,看着殿外怔怔出神。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