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番外
现代都市连载
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款冬子”大大创作,温婉程瑾瑜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我是在在贫困山区长大的千金,我父母的心在一手带大的养女身上,甚至体贴养女的少女心思,将自己的娃娃亲未婚夫转给了养女。重生一世,我只想挽救我在乎的人,弥补遗憾。这一世,我不再纠结爹不疼娘不爱嫁不进豪门,利用前世的记忆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再响应国家的号召,回自幼成长的乡村,从村长助理做起,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振兴乡村,建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业……一步步造福百姓,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主角:温婉程瑾瑜 更新:2024-12-21 17:3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婉程瑾瑜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番外》,由网络作家“款冬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款冬子”大大创作,温婉程瑾瑜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我是在在贫困山区长大的千金,我父母的心在一手带大的养女身上,甚至体贴养女的少女心思,将自己的娃娃亲未婚夫转给了养女。重生一世,我只想挽救我在乎的人,弥补遗憾。这一世,我不再纠结爹不疼娘不爱嫁不进豪门,利用前世的记忆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再响应国家的号召,回自幼成长的乡村,从村长助理做起,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振兴乡村,建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业……一步步造福百姓,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温婉把退回的现金和病历本放到自己的布袋里,幸好那天晕倒,程瑾瑜还帮她把放有几百块现金的布袋一起拿到医院,让她住院这几天不至于连饭都吃不起。
刚到温宅门口,就碰见父母小心翼翼地扶着江柔从车里下来。
姚丽梅看见温婉,立刻蹙眉,“你一天到晚往外跑,小柔都割伤了也不见得你来关心一下。”
温婉看了眼弱不禁风的江柔,弱柳扶风,楚楚可怜,随时都可以被风吹倒,确实需要关心。
温婉掩住自己因为连续几天输液而有些青淤的手背,也不说话。
她沉默得就像一根木头一样。
姚丽梅也没对她是否回答自己的话做期待。
“也不知整天在忙什么?”她脸上全是不满。
温婉默默推开大门,让父母扶着江柔先进去。
然后慢悠悠地走在他们身后。
很温馨的一家三口。
温婉错开眼看向院子,她八月底刚来这里移摘的菊花开了,秋天早就降临。
国庆七天,一天在家里生病,四天住院,剩两天……明天收拾行李,后天搬去学校……
好充实的七天。
晚饭的时候,姚丽梅一直劝不愿意喝猪肚汤的江柔喝汤,“医生说你身体这么弱,就是身体太虚寒,猪肚汤可以温养你的肠胃,喝一小碗也行。”
“可是汤里放了胡椒,不喜欢胡椒。”江柔垂泪欲滴。
这可把姚丽梅给心疼得直哄,“就一点点,医生说胡椒是散寒的,乖!妈喂你,就几口也行。”
温严生也忍不住开口劝道,“不吃肉,喝点汤也行。”
温婉干吃了一碗饭,悄无声息地离开饭桌。
她的父母注意力都在江柔身上,谁也没发现她离开,不过就是发现了也不会有谁在意。
前世就是这样,本以为遗忘了的场景没想到再来一世还要重温一遍。
想想还真有些恶心呢!
温婉披了件薄针织衫就往外走。
温宅所在的别墅区其实就是京都特批的干部住宅区,站岗的警卫都是在役军人。
温婉走了半个小时,在一栋相对比较大的别墅停了下来。
她坐到那别墅门口的石椅上,拿出手机打电话。
“你好!我是程瑾瑜!”他的声音低沉醇厚,微微带着磁性,莫名让温婉有些紧张。
“您……您好!程先生!我是温婉,那天您送我去医院的人。”温婉站起身,抓着手机在原地踏步。
她没有注意到别墅二楼的小阳台上站着一个男人,将她的一举一动都看进眼里。"
接到温婉的电话时,他正和程瑾瑜在吃饭,讨论饶市建立跨海大桥的可行性。
本来他工作时不会接电话,到看到来电显示是温婉,便立刻接起来。
“温小姐,难得你给我打电话!”几年的相处,夏柯宇和温婉也熟悉了许多,虽不常联系,但又比普通人要多了几分知根知底的信任感。
程瑾瑜拿筷子的手一顿,抬眼看夏柯宇。
这几年他一直在饶市工作,除了过年时回京都,基本没在京都,对温婉的消息要么是在程筱语那里知道,要么是从自己的投资顾问盛池那里知道。
最近听到她的消息是元旦的时候,她托盛池提醒自己把手上的股份抛售,2008年的股票不能买。
这几年,因为共用投资顾问,她股票买进卖出都会让盛池知会自己一声。
而这一次,她竟然是建议自己抛售所有股票。
通过盛池那他知道,抛售股票时温婉态度十分坚定,似乎十分不看好2008年的股市。
果然没多久,环球股灾爆发,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蔓延全球。
这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紧张,投资者信心极度低迷,风险偏好大幅降低。
A 股市场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也难以独善其身,受到强烈的冲击。
许多国际金融机构遭受重创,资金纷纷从新兴市场撤离,对 A 股市场的资金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而国内上半年出现通货膨胀态势,物价上涨迅猛,政府为了防止通胀,采取了从紧的宏观调控方针。多次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对企业的融资和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企业盈利下降。
如今下半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华国经济的出口受阻,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
程瑾瑜找夏柯宇就是想低息贷款建桥,让饶市和隔壁的九江市缩短往来距离,促进两地的经济交流,活跃市场经济。
只是夏柯宇也难决定,因为股市下跌使得银行持有的股权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华夏银行投资的上市企业股票价格暴跌,导致银行的投资收益锐减。
另外股市的低迷使得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下降,银行的贷款业务受到影响,信贷规模扩张速度放缓。同时,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管控压力加大。
所以程瑾瑜找他聊低息贷款建桥的事,他也是公事公办,慎重了再慎重。
“夏先生,你好!”温婉的声音清和,“不知方不方便和你通会话?”
夏柯宇笑了笑,“看来温小姐是打算跟我长话一番了?”
“可是有什么指示?”夏柯宇放下筷子打趣道。
“夏先生,我想请你帮个忙。我现在在宁县工作……”温婉把自己要建学校的情况大概说一下。
“当时这学校的图纸是托你找人设计的,我想在这图纸的基础上再规划一个村委会和老人院,不知能不能麻烦你帮忙联系一下设计师,价格好谈。”温婉不拐弯抹角,把自己打电话的来意说了,“还有就是我想找一个可靠的施工单位,保证学校的建立可以完全按图纸来做,保质保量。”
夏柯宇没想到温婉找自己是为这事,“温小姐,我记得你是京政毕业的吧?怎么会跑到宁县去工作了?”
“个人志向。”温婉淡道,“不知夏先生能帮我联系一下设计师吗?”之前她自己手绘了学校图纸,被程筱语看到了,说是可以帮她找设计师,结果拐了一个大弯,那个设计师是夏柯宇的朋友。
只是那设计师很神秘,只答应了帮忙设计学校图纸,却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所以拿到图纸后,温婉也没有设计师的联系方式。
夏柯宇看了眼已经没夹菜的程瑾瑜,“你找的那位设计师刚好在我旁边,我把手机扩音,你有什么要求跟他说一下。”
没想透露自己身份的程瑾瑜淡扫夏柯宇一眼,拿过他的手机,“温婉,是我。”"
然而谁也不曾料到,如今的卷狂四人组后来卷到各个领域去,成为各自领域的先驱者,引领者。
……
程瑾瑜在温婉大三那年就调到地方去,成为豫章省饶市历史上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主领饶市发展经济。
最近为了饶市两个贫困县的脱贫工作,他特地来京都与投资商协商,想给这两个县找些可以长足发展的项目。
程筱语和父母一起去程宅看望长辈,就好巧不巧地遇到当下程家最有前途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堂叔程瑾瑜。
她自幼就在程瑾瑜的光环下长大,哪怕她自觉自己差不到哪里去,也会在他面前不由自主地自惭形秽。
程瑾瑜难得在家陪父母说会话,看到堂哥堂嫂进来,也只是淡淡地点点头,他的寡言众所周知,程筱语父母也习以为常。
程国华看见自己的侄孙女便笑呵呵地招呼她坐到自己身旁,“筱语啊,听说你们宿舍的姑娘都特别努力啊?”
程筱语向来与自己的伯爷亲厚,坐到他一旁笑道,“伯爷,我在我们宿舍里还不算是最努力的人。”
“哦?还不算?”程国华不相信,“我可是听说你除了学历史,连政法也学了,今年还拿了优秀学生奖。”
“真的不算。”程筱语有话说话,“我们宿舍有个叫温婉的女生,她那才叫拼。”
本来淡然自若地坐在一旁看报纸的程瑾瑜手顿了一下,刚刚看报纸的注意力开始悄无声息地转移到堂侄女的话语上。
温婉?
他好像两年多没遇见她了,没想到会在堂侄女的口里听到她的名字。
“哦?真有那么拼?”程国华兴致勃勃,他曾身居高位,如今退下来,就是希望国家新一代接班人可以朝气蓬勃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因此听到自家侄孙女提到温婉,便忍不住好奇起来。
在他看来,程筱语已经是少见的刻苦了,没想到还有比她更刻苦的人。
“真的。我会多报一门政法,纯粹就是学她的,她除了去学自由搏击,就是在宿舍里学习,这三年一直都这样。”程筱语说道,“不仅是我受她影响,我还有另外两个宿友,都在向她看齐。”
程筱语的母亲李茹欣插口问道,“就是那个说大学毕业后要回老家发展的姑娘吗?”
“对。”程筱语有在家里和父母提起过温婉。
李茹欣对女儿交到这样心思纯正的朋友感到满意,对程老爷子道,“伯爷,那姑娘确实是个好的,本身就是学政法的,后来还修了好几门课,学习能力很强,三观也正。”
“筱语上的是京都政法大学吧,一般人毕业出来不争取留京发展,反而想回老家?”程国华觉得有点意思,“她老家哪的?”
“禹州宁县。”程筱语道,“温婉这几年赚了不少钱,她说她身上不缺钱了,所以读书就是为了实现梦想,回家乡发展,振兴家乡就是她的梦想。”
“我刚听到的时候觉得她好傻,很中二的样子。”程筱语回想起大一时几人在302的谈话,“可温婉说,每个人存在都有他的意义,不可能仅仅是为了活着,总会有我们需要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使命。”
“伯爷,那时我就觉得我思想上的觉悟不如温婉,如果她走公务员这条路,会很辛苦,但以她的才能,一定会闪闪发光。所以我要学多一门政法学,毕竟作为宿友,我们还想当一辈子的朋友,当然不能差距太大,要不然我们就会滋生落差感,友谊的小船说不定说翻就翻,更不要提天长地久了。”
程国华哈哈大笑,“你呀,就是个促狭鬼。”
程筱语也跟着笑。
谁也没留意到程瑾瑜看似专注看报,实际上早已神游太空……
回家乡发展?
为之奋斗一生的使命?"
“竹婶的丈夫会编很多竹筐到市集去卖,可我有竹编的蚂蚱、蝴蝶、青蛙,对了,还有一顶公主帽,整个村的小孩只有我有,可把我给炫的,走到哪里都带风。”
竹婶连带其他人都笑了,可不是吗?
温婉是他们看着长大的,自幼粉雕玉琢,谁看了都不舍得拒绝她那双水灵灵的眼睛。
“我记得幺叔有一次要去卖菜,我死活要跟着,我大伯不同意,我就在地上撒泼打滚,后来幺婶心疼,重新挑了担子,一筐挑我,一筐挑菜带我去赶集。”
“对对对。”在场的婶婶们都笑了,可不是吗?结果反对的温严礼成为了坏人,据说买了不少玩意才哄回这个小祖宗。
“刘记者,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或许你们觉得我放着大城市不去发展很傻,可人活一辈子,根就在这里,让自己的根更扎实,在我看来,不是傻,也不是伟大,而是双向奔赴。”
“我的长辈们呵护了我的童年,让我健康快乐成长,而如今我长大了,以后换我来守护他们。”
“回村发展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学校也是如此,我小时读书要走很远的路,刚上小学时,我大伯心疼我要走三里路去上学,每天总会背着我去,每天来回四趟。
上三年级后,我开始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路去上学,有时早上去的时候没雨,放学时就下雨,我大伯就得放下农活走三里路去接我。那时雨很大,心很暖。
回到家里有伯娘热的汤,有爷爷奶奶抱着心疼着的宠,那样的日子我忘不了,也让我决心有出息的时候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那你父母呢?”刘记者问,他听温婉感恩了许多人,却绝口不提自己的父母。
“他们在京都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我。”温婉不在意地笑了,“若我自小跟他们去京都,我大概就感受不到这里那么多友善与关爱了,自然对这片土地没那么多感情。”
刘记者笑,确实如此。
“感谢你们来采访,但我想说的是我不是慈善家,也没那么伟大,我回来发展和建设家乡,是因为这里的长辈教会我懂得善与爱,包容与付出。”
……
宁县来东镇的陇上村出名了。
随着温婉的采访在宁县电视台播出。
大家终于看到近来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慈善家(冤大头)温婉,视频里,温婉衣着朴实,说话不骄不矜,却饱含对家乡人的感恩。
她的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色彩,甚至淡化了个人,把帮助过她的人推到了前面,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她眼里的光,那是感激,是爱,是善与包容。
是什么样的村落养出了这样的女娃子?
陇上村的名字就这样挂在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嘴边,陇上村的人自己生活已经过得十分不易,可对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也能真心疼爱,这样的村落若民风不好,什么才叫好?
也只有大善的村落才能养出这样三观正懂感恩的孩子,才能善有善报得到孩子真心的回馈与报答。
一时间,各村各落的纷争消停了不少,甚至有的村落开始仿效陇上村,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也多了许多关心与帮助,邻里邻外也不再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各村委会的工作也好办了许多。
他们在羡慕陇上村的同时也在反省着自己。
是啊!都是同村人,同心协力把家乡发展起来,这不是荣耀是什么?
而陇上村这里,因为温婉的采访视频,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表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们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出去打工。陇上村的人都很团结友善,可也真的太穷,否则谁愿意背井离乡?
远在京都的温严生和姚丽梅也看到了温婉的采访视频。
视频里的女儿和他们印象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儿全然不同。
她是自信的,也是懂感恩的。"
而温婉这边,在程瑾瑜帮她找的施工团队到达后,便开始热火朝天动起来。
整个陇上村因为建学校而热闹起来。
同时,温婉的高工资高要求也传了出去,可工地架起的十个大锅,温婉请的大厨团队每天烧的饭菜香飘十里,肉菜配料十足,让工人们对这份工作十分珍惜,生怕哪一点做不好了被踢掉。
倒有互相攀比谁干得更好更细致的趋势,内卷之风在工地里席卷,工人们上工的积极性空前,让那外地来的施工团队瞠目结舌。
“你们宁县的工人都这么勤劳吗?”
温婉但笑不语。
这些工人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也有着很多行业所没有的质朴。
有活干有饭吃有钱收,他们便心满意足,又怎会多生是非?
温婉看着一点一点完成起来的地基,想象着图纸里的一点一滴在现实中慢慢呈现,心里不禁升起一股壮志豪情。
“陈施工,你们把工人分项目分组工作确实可以很好地施工,但我要求的是工人的安全第一。”温婉对站在自己身旁的施工团队总负责道,“我听说你们几个项目组经理互相打赌,看谁负责的项目最快完成。”
“我想提醒一下,像这种拿工地进度来打赌的情况我是不赞同的。第一会使工作质量大打折扣,而最重要的是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在我这里,钱可以多花,工程质量不能打折扣,而来这里工作的每一位工人都得安安全全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去,这是我的底线。”
温婉的话不轻不重,却把陈施工说得面红耳赤,“对不起,温小姐,是我失察了,我马上去处理。”
“还有,通知所有人,凡是进工地干活的,都必须戴安全帽,一旦抓到,不管什么理由都立刻辞退。”任何一个工作要顺利进行,生命安全必须是重中之重。
她从前世而来,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温严礼站在温婉一旁,看侄女这些日子冒着大太阳天天跑工地看现场,操心工人安全又操心他们的饮食,那种看着自家孩子一夜成长的感觉让他五味杂陈。
他们家的小婉明明可以在很舒服的环境下生活,可为了这片土地,却毅然决然扎身于此,他心疼,更骄傲。
同样对温婉肃然起敬的还有整个陇上村的村民。
他们知道,温婉建学校是为了孩子可以安全上学,而建老人院也是为了照顾孤寡老人。
而最让他们感动的是温婉还自掏腰包,给所有贫困户送温暖。期间获知有几个孩子考上县高中却交不起学费,准备去打工贴补家用时,她二话不说便拿钱出来资助,告诉那几个孩子,好好去上高中,如果考上大学了,学费她也承包。
这样大爱的人,是陇上村的大幸,如何不让他们尊重?
因此宁县电视台拿着摄像机来到陇上村,村民一听是来拜访温婉的莫不热情招待。
话里话外都是对温婉的感恩!
宁县电视台的记者找到温婉时,她头发正用一根削尖了的铅笔挽成一个髫。
额前散下的几根碎发,让她看起来很接地气。
对温婉这样随性的大富豪,电视台记者是第一次看见。
她身上穿的是一件淡绿色的T恤,搭配一条黑色的工装裤,脚下是一双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运动鞋,只是依旧难掩她那张清丽脱俗的容颜。
“温小姐,我们是宁县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鄙姓刘接上级通知,特地来找您采访。”刘记者虽然吃惊温婉的装扮,但他毕竟也算见过世面的,神色不改地跟温婉打招呼。
“采访?”温婉好像才想起有这么回事。
她放下手上的笔,将桌上的图纸用砖头压好,对陈施工道,“排水沟挖深一点,排水管也埋最大直径的,避免动不动就堵塞,厕所防臭也要多涂几层……”"
如今重来一世,她无法对她们解释其中的诡异,但中彩票这事,也让她确认了她的前世不是一场梦,而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
至于为何让她回到二十多年前,兴许是上天看她着实可怜,给了她重获新生的机会,让她可以好好计划未来的路,挽救那些让自己疼痛的遗憾。
她会用行动告诉上天,她值得重来一次!
陈先生,您有时间吗?温婉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找陈果桐和自己一起去兑奖妥当点。
好在那天坐程瑾瑜的车回学校,陈果桐给她留了电话,让他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随时找他。
她觉得去兑这奖,找个男的一起去,多少有些震慑作用。
况且据她了解,陈果桐和程瑾瑜曾是战友,后来程瑾瑜转业到地方做行政,陈果桐退役后就一直跟在他身边。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陈果桐是程瑾瑜的司机,是秘书,更是保镖。
传说程瑾瑜的身手很好,但谁也不曾见过,可大家却都见过陈果桐一脚踢飞想要砍人的歹徒,并迅速制服那歹徒。
那时陈果桐因为这事名声大噪,让他这个默默无闻的小秘书站到人前。
至于人品,能陪与程瑾瑜一路高升到那个位置,肯定是经得起党和国家的考验的……
应该不会泄露她中彩票的事吧?
若不是她实在是认识的人有限,也不会病急乱投医。
至于为何不找程瑾瑜……
大概是因为他是程家人吧!
她不想与程家人有太多的瓜葛。
崇敬他和排斥他是程家人并没有什么矛盾。
什么事?陈果桐很快回她信息。
没想到陈果桐这么直接,温婉有点意外。
有个地方不敢一个人去,想麻烦你和我去一下。温婉回道。
在哪?
我在市政厅后面的中心公园门口。这里离市政厅很近,从市政厅走过来,大约5分钟就能到。
好!
温婉盯着这爽快的回复。陈果桐这班上得挺自由的。
只是……
十分钟后,温婉站在公园门口看到程瑾瑜时沉默了。
谁能告诉她为何来的是程瑾瑜?
“……程先生,您好!”温婉勉强地挤了挤笑容。
“陈果桐今天外出工作忘了带手机。”程瑾瑜解释道,“刚刚回你信息的是我。”"
听王又喜这么一说,张美雅想起来了,那时她才刚到宁县工作,还曾与教育局的局长戴玉强一起去宁县一中给温婉颁奖,鼓励她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回馈社会。
没想到一晃眼就四年过去了。
而当年的小姑娘居然也愿意回家乡发展,实在是个懂得感恩的姑娘。
“这次咱们宁县分到几个村长助理?”张美雅问。
“整个省选了1000名村长助理,分配到宁县的也才20个,僧多粥少,宁县18个镇,保守点一个镇分一个。温婉这女娃子是主动申请到陇上村的,所以默定她到来东镇。”来东镇有29个村,最穷的就是陇上村。
想到陇上村,他们下乡调研都得踩一鞋子黄沙,温婉虽说主动申请,但这样一个高材生放到最穷困的地方去,怎么看都像是欺负人。
“王主任,你们是不是要给这批村长助理开个座谈会,会后要不与温婉谈一下,来东镇的高明村地方大交通方便,也没那么偏远,问她要不要换个村。”张美雅爱才,对温婉这样的高材生更是恨不得想尽办法留着,也不愿意委屈了人家,免得吃了苦头吓跑了。
王又喜也觉得让温婉去陇上村有些委屈了温婉,赞同道,“对对,张部长所言极是。我会后询问一下温婉的个人意见。”
像这种主动申请到边远村落发展的人才,作为领导本应该喜见乐闻,但他们也怕这地方穷得留不住人才。
……
温婉回到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家中。
她看着整理得一尘不染的房间,心中一暖。
“伯娘!”温婉放下行李跑出房间,“我回来啦!”
那颗漂浮不定的心在此刻有了安定。
这几年,她忙于学业,忙于实习,除了大年三十回了一趟温宅吃顿饭,就一直孤身一人。
她不曾告诉她的爷奶,她的伯父伯娘,她没在温宅住,导致他们以为她在温宅有父母照顾,所以才没回陇上村。
前几天,她发了信息,说自己毕业了,要回陇上村,具体哪一天她没有说,没想到伯娘却已把她的房间收拾好。
“小婉!”高艳红看到温婉笑着小跑过来抱住她,眼眶都红了,“瘦了,都瘦了那么多。”从温婉离开陇上村,她们就没有再见过面,说不想是假的,毕竟那么小小可人儿被她精心呵护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说是她的心肝也不为过。
温婉也伸出去抱住了自己的伯娘,眼泪直流,“伯娘,我好想你!”想了二十多年,想到心都痛了。
“傻孩子,哭啥呢?回来就好!回来伯娘把你养得水灵灵的!”高艳红擦去温婉的泪水,笑得心满意足。
她就温和一个小子,后来有了温婉,她便如珠如宝地疼着。
虽说不是亲生的,但也就是不是亲自生的,其他都一样。
“你怎么不提前说一下,我让你阿伯去接你。”高艳红牵着温婉的手回屋里。
“爷爷奶奶呢?”温婉问。
“后山那个老六叔死了,你爷奶和村里的长辈去帮忙。”高艳红给温婉冲了一杯奶茶,然后就火急火燎地往外走,“外头晒,你乖乖在家里喝茶,你阿伯还在田里忙活,我让他回来杀鸡,待会熬鸡汤给你补补。”
温婉还没反应过来,想说也和她一起去,她却早不见踪影。
温婉只好坐回椅子,环顾着自己午夜无数次梦见的地方,笑了笑,回来了,真好!
不一会儿,温严礼就挑着水桶回来。
“小婉,小婉!”还没进屋就兴高采烈地喊着。"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