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其他类型 > 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 全集

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 全集

红楼小郎君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贾母道:“环哥不让大办,如今我们只在内宅聚一聚,不叫前院的爷们,咱们热热闹闹的玩个三五日”。又对鸳鸯说道:“派去菊香院的人去了没有?”鸳鸯道:“派出去了,只等三爷看榜回来,就来老太太这里”。却说贾环吃了早餐,方才悠哉悠哉回去,想着明日带着宝钗等人去城外踏青,心里不觉有些期待了。待贾环回了菊香院,早就贾母派来蹲点的小丫头将贾环截了下来去了荣禧堂。贾环进了屋,见满满一屋子人都看着他,贾环毫不怯场,大方的上前给贾母行了礼,说道:“老祖宗,幸得祖宗余荫保佑,孙儿此次府试侥幸中了”。贾母听贾环说是祖宗保佑,保佑的人肯定有她的丈夫老荣国公贾代善,贾母边落泪,边道:“好孩子,这府中上下你是争气的”。也许是思念老国公,也许是因为如今贾府孙子辈出了一...

主角:贾环林黛玉   更新:2024-12-26 14: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贾环林黛玉的其他类型小说《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 全集》,由网络作家“红楼小郎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贾母道:“环哥不让大办,如今我们只在内宅聚一聚,不叫前院的爷们,咱们热热闹闹的玩个三五日”。又对鸳鸯说道:“派去菊香院的人去了没有?”鸳鸯道:“派出去了,只等三爷看榜回来,就来老太太这里”。却说贾环吃了早餐,方才悠哉悠哉回去,想着明日带着宝钗等人去城外踏青,心里不觉有些期待了。待贾环回了菊香院,早就贾母派来蹲点的小丫头将贾环截了下来去了荣禧堂。贾环进了屋,见满满一屋子人都看着他,贾环毫不怯场,大方的上前给贾母行了礼,说道:“老祖宗,幸得祖宗余荫保佑,孙儿此次府试侥幸中了”。贾母听贾环说是祖宗保佑,保佑的人肯定有她的丈夫老荣国公贾代善,贾母边落泪,边道:“好孩子,这府中上下你是争气的”。也许是思念老国公,也许是因为如今贾府孙子辈出了一...

《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 全集》精彩片段


贾母道:“环哥不让大办,如今我们只在内宅聚一聚,不叫前院的爷们,咱们热热闹闹的玩个三五日”。

又对鸳鸯说道:“派去菊香院的人去了没有?”

鸳鸯道:“派出去了,只等三爷看榜回来,就来老太太这里”。

却说贾环吃了早餐,方才悠哉悠哉回去,想着明日带着宝钗等人去城外踏青,心里不觉有些期待了。

待贾环回了菊香院,早就贾母派来蹲点的小丫头将贾环截了下来去了荣禧堂。

贾环进了屋,见满满一屋子人都看着他,贾环毫不怯场,大方的上前给贾母行了礼,说道:“老祖宗,幸得祖宗余荫保佑,孙儿此次府试侥幸中了”。

贾母听贾环说是祖宗保佑,保佑的人肯定有她的丈夫老荣国公贾代善,贾母边落泪,边道:“好孩子,这府中上下你是争气的”。

也许是思念老国公,也许是因为如今贾府孙子辈出了一个上进的人,贾母说完,便拉着贾环坐下搂在怀里哭。

众人一时间都感觉画风有些不对,宝玉这边在坐冷板凳,贾环却在贾母怀中,一个劲的夸“好孩子”。

王夫人在一旁冷眼旁观,但宝玉看了,心里五味杂陈,这本来属于他的位置,他的宠爱,如今却被另一人占了去。

凤姐等人劝了一会,贾母方才止住,王夫人忽然说:“宝玉,如今环哥府试中了案首,还不去给你三弟道喜”。

宝玉无法,只得站起来在众人的目光下对贾环说道:“恭喜三弟了”,待贾环行了一礼,便坐下了。

因贾环悄悄跟贾母说了,明日要带宝钗迎春等人去城外转转,便定下后日的酒席,又让凤姐请了一个戏班,一连办三日,剩下的钱就当给贾环的贺钱。

从贾母处回来后,贾环就开始准备第二天踏青所需要的物品,一件件整理好放在一起,又让赵国基套了三辆马车。

一辆马车放物品,另一辆马车是贾环和宝钗、迎春、惜春四个人,还有一辆马车是彩云、莺儿、司棋、入画等丫鬟的。

当惜春知道第二天贾环要带她去城外游玩,都高兴坏了,一个下午都赖在菊香院不肯走。

贾环将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着明天出发了,这一晚上小惜春兴奋的没睡着。

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出去游玩,最忌讳就是坏天气了,贾环见天公作美,心下松了口气,他最担心今天下个雨啥的。

宝钗、迎春、惜春都在菊香院集合,彩云让两个婆子将游玩的各类物品都搬上了马车,又特意备了些小零食,那是贾环特意交代给惜春准备的。

然后迎春、惜春、宝钗三人上了马车,跟着的丫鬟上了另一辆马车,贾环见一切都准备妥当,便让赵国基赶着马车出发了。

贾环让赵国基选的地方是金陵东南侧,有一条河流在钟山南麓拐弯,形成了一个小湾。

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极好,加上现在又是春天,更增加了几分韵味,赵国基赶着马车出了城,直奔钟山南麓去了。

一路上,惜春最是兴奋,一边吃着贾环给她准备的零食。一边叽叽喳喳个不停,一会又掀开马车的帘子往外面瞧,就差把头伸出去了,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一切。

不仅是惜春,除了宝钗来金陵时出过远门,迎春和惜春都是第一次出城,所以都感到既新鲜,又好玩。


因为菊香院离得近,最先知道外面来报喜了,小吉祥跟坠儿两个人年纪小,最喜热闹,二人便出去看了。

小吉祥二人见是贾环中了,而且是整个江宁府的第一名,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小脸通红,像是喝醉酒一般。

两个小丫头瞬间就抖了起来,几乎是昂着头回去的,到了菊香院,就拉着彩云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报喜的人吹吹打打地声音甚至都惊动了在荣禧堂中的贾母,贾母忙问鸳:“你听外面热热闹闹的,是不是你三爷中了”,说着便让鸳鸯打发一个小丫头出去看看。

只是打探消息的小丫头刚出去没一会儿,凤姐就笑呵呵的进来了,一面走一面说:“恭喜老祖宗,贺喜老祖宗,环兄弟府试中了,而且还是整个江宁府的第一名”。

贾母听了凤姐的话,高兴的哈哈大笑,说道:“快赏,快赏”。

又对凤姐说:“今儿个凡是来报喜的人,赏二两银子”,凤姐听了,转身安排平儿去贾府门前打赏去了。

今天来贾府报喜的人,每人都得了二两银子,个个都喜笑颜开,每个人都巴不得贾环能一直中榜,那样他们就能一直有银子拿了。一时间,贾府算是在报喜的小圈子里面传开了。

贾环府试又得了第一名,让贾母彻底看到了贾府诗书传家的希望。科举之路,开局艰难,这个道理贾母也懂,如今贾环算是童生,算是真正地走上了科举之路。

贾母又说到:“今儿个凡事到荣禧堂报喜的人,每人赏五两银子”,说着便让鸳鸯去取银子来,底下的小丫头见贾母说,报喜就可以得五两银子,都叽叽喳喳的跪在贾母面前贺喜。

贾母大笑道:“快赏,快赏”,凤姐也笑着对贾母说:“老祖宗,孙媳妇也少不得要来讨老祖宗的赏钱”。

贾母乐呵呵的说:“鸳鸯,也给你琏二奶奶的赏钱”。

不多时,薛姨妈、王夫人、邢夫人、尤氏、李纨,还有各位小姐,连宝玉也被王夫人特意叫来了。

宝玉见众人都在夸贾环,不由得心里有些不爽利,以往这种众星捧月的人都是他,自从贾环开始下场科考后,就好像哪里都有他的影子了,所以宝玉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不过这也是王夫人想要的,想用这种方式激起宝玉读书的热情。

众人的脸上都有说有笑,唯有黄夫人面无表情,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

贾母说道“环哥县试就没有好好的办一场,如今府试又得了江宁府的第一名,不热闹一下,说不过去”。

又说道:“今个儿索性学那乡下农家的做法,每个人随份子,拿银子请个戏班,办两场酒,咱们也高兴两天,我出五十两银子”。

薛姨妈笑着说道:“我也跟老太太,出五十两”。

邢夫人对着王夫人说:“咱们自然不敢比肩老太太,出来四十两吧”,王夫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凤姐、李纨、尤氏等人说道:“我们自然不敢比肩太太,自然矮一等,就三十两吧”。

贾母听完便对李纨说:“你们孤儿寡母的,哪里有这些闲钱,那一份我替你出”。

又说道:“姑娘们也不过应个景,胡乱填一些就好了”。

众人都应了,待鸳鸯统计完后,竟有三百二三十两银子。

凤姐笑道:“老祖宗,如果只是请个戏班,办两桌酒,只怕够四五日的花费了”。


父子二人又聊了一会,贾环便回了菊香院,这天晚上贾环没有再看书,而是早早睡了,养足精神以应付接下来的三场考试。

一连着三日,贾琏都陪着贾环去了考院,这让二人的关系无形中拉近了很多。

贾琏其实是贾府这一代人里难得能干些实事的,平日里贾赦、贾政遇到一些难事,都是贾琏去跑的关系。

素日里虽然有些爱沾花惹草,但这种大家族的子弟又有几个好的,比之孙绍祖之流真是好太多了。

待最后一场府试考完后,贾环与贾琏约定第二日由贾环做东,二人出去吃酒。

这几日考试也着实有些累了,贾环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下。

贾环与贾琏坐着马车回荣国府,这时已经过了午时,街上的人并不是很多,路上有一些小商贩或推或挑着货在赶路。

这时已是四月,渐渐春天的气息浓了,路旁的杨柳已经开了新芽,贾环忽然想是不是可以喊上迎春、惜春和宝钗等人一起去郊外踏青。

然后再安排上小烧烤,想来宝钗等人是没有见过的,想想都有些小期待。

贾环与贾琏约好明日出去吃酒,然后回了菊香院,他想快些回去洗个澡,换身衣服。

彩云见贾环回来,依然是臭气熏天的,便忙招呼小丫头给贾环打水洗澡,又给贾环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贾环才觉得浑身舒坦。

院试是今年十月开始,距离现在还有半年的时间,贾环也不是很急,索性休息几天。

贾环计划等府试放榜后,便约上宝钗、迎春等人一起去郊外溜达一遭,顺便也看看大乾朝的风土人情,贾环穿越至今,还没有出过这金陵城呢。

贾环算了算时间,府试是在三天后放榜,贾环想着府试放榜的第二天去郊外,也体验下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于是,贾环对彩云道:“你取些银子,预备些羊肉、牛肉和一些瓜果蔬菜,我们四天后出去野炊”,又交代彩云,别买得太早,要保证新鲜。

同时又让彩云准备一个干净的剪刀,烧烤时剪肉,又吩咐彩云这两日让小厮到薛家的店里取一坛酒。

彩云一一应下了,又听贾环说要出去野炊,很是惊奇,便问道:“三爷,野炊是做什么?”

贾环笑着答道:“野炊就是在野外生火做饭,然后露天一起吃饭”。

彩云哪里见过这些,心里想,还是三爷注意多,不过想想应该会很有趣。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上午,宝钗、迎春、惜春先后都来菊香院寻贾环,贾环悄悄的告诉了宝钗被分到屎号,她送的香囊起了大作用。

宝钗听闻贾环如此说,饶是她素来很稳重,也有些羞红了脸。

惜春依旧央求彩云带她出去买糖葫芦,但是迎春却从贾环和宝钗的举止中感觉到了一点点不同,嘴角里露出了轻轻的微笑。

迎春觉得宝钗待人和善、端庄美丽,如果能跟三弟走到一起,她是极愿意的。

宝钗和贾环哪里知道迎春在想这个,如果让宝钗知道了,估计这会在菊香院是待不下去了。

贾环同三位姐妹在屋里玩了一会,迎春又同宝钗下了一会棋,便都回去了。

宝钗等人前脚刚走,贾琏便到了,贾环对彩云道:“中午我同琏二哥出去吃,不必带我的饭了”。


宝钗答道:“住的是蘅芜院”。

贾环笑着说道:“蘅芜院南边有个角门,过来便是菊香院,也还是很近的,日常姐姐闲了,还来串串门”。

宝钗捂着嘴,笑道:“正是看重这一点才选的蘅芜院呢”。

贾环见宝钗这种俏皮可爱的神态,不觉有些痴了。

一直以来,贾环对红楼中这位大女主还有些拘束,宝钗作为红楼中艳冠群芳的存在,贾环心里总有些小小的自卑。

待宝钗走后,贾环仍久久没有回神。

却说宝钗出了菊香院便飞快的走了,脸红扑扑的,小心脏砰砰的跳,作为封建时代女性来说,尤其对于宝钗,刚刚的话着实有些大胆了。

府试渐渐近了,贾环回了会神便回东厢房继续温书了,这些日子贾环照例还是一天写两篇文章,每隔两日便会去夏言家里请教。

所以这些日子,贾环觉得自己的学问又精进了不少。

贾环就在这样平淡的日子里,府试的时间快到了,赵姨娘又像上次忙碌了起来。

凤姐算算日子,对贾琏说道:“环哥的府试就在这两日了,还要你亲自跑一趟才行,如今看,环哥渐渐出息了,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咱们还是要做的”。

贾琏道:“这事你放心吧,环兄弟后日府试,我早就安排妥当了”。

凤姐有说道:“太太那边好像对我们与环哥走的近有些意见,有些话隐隐有警告的味道”。

这些日子,王夫人也渐渐感觉到贾琏夫妇与贾环走的有些近了,所以明里暗里对凤姐敲打了一番。

贾琏道:“这个不妨事,左右都是我出面,太太那边你不必担心”。

两人聊了一会,凤姐又惦记上薛家那边分红的事情,贾琏笑她太心急,边说道:“还有两个月呢”。

今年以来,薛家的大乾天酿卖的越发红火了,并且薛家在其他几个州府都开了分店,大乾天酿事实上已经是大乾的第一名酒了。

贾琏看过薛家今年的账目,他估计,今年上半年的分红至少有三万五千两银子,比去年至少多了一万两。

每次谈到分红的事情,贾琏和凤姐都是美滋滋的,顺带着又夸了一遍贾环。

菊香院的众人因为贾环府试都在忙碌着,贾环却是一个闲人,只在东厢房温书。

今年府试的考官是江宁知府陆炳,陆炳是两榜进士,贾环这几次把他的文章找出来细细研读,又去请教了夏言。

只是夏言没有告诉贾环,这陆炳曾是他的门生,也算是贾环半个师兄了,所以夏言对陆炳的文风极为了解,都一一跟贾环交代了。

府试的前一天,贾环将考试所需物品装进考篮内,府试需要考四场,也是毅力和耐力的比拼。

这天晚上,贾环就像穿越前高考时一样,认真的检查一遍考篮,见没什么遗漏的了,才安心的睡觉去了。

府试这一日,天还没亮,贾环就起床洗漱了,洗漱完彩云便端了一个托盘,是赵姨娘命小丫鬟送来的早餐,贾环吃了,心里面有些感动,在这个世界里,还是有人牵挂他,关心他的。

这就像是无形的力量,让贾环全身一振,他暗暗握紧拳头,既然穿越了,那就好好的活这一世,迎春、惜春、宝钗、赵姨娘、彩云……还有好多人,都是这一世贾环所牵挂的。

贾环吃了早饭,将宝钗前日送他的香囊揣在怀里,便出了菊香院的角门,贾琏这时候正靠着马车已经在等着了。


我叫贾环,是21世纪的一名文科大学生,曾不止一次吐槽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居然和红楼中“贾环”同名。

一个月前,因为一场车祸,意外穿越到了红楼世界中贾环身上。

真是倒霉催的,别人穿越不是王公贵族嫡子,就是金手指老爷爷傍身,怎么偏偏自己就穿越到了这个名声极差的红楼庶子身上。

“贾环,你这下流没刚性的东西,死哪里去了”,屋外,是赵姨娘的声音,说话间,赵姨娘就进了屋子。

穿越一个月来,最让贾环头疼的就是生母赵姨娘了,无他,太彪悍了。

“你这下流没脸的东西,天天窝在屋子里干嘛?像你这样没个刚性的,怪道连个丫头都看不起你,立不起来的东西”,进了屋,赵姨娘就是一顿火力输出。

“娘,你就不能温柔一点”。

赵姨娘一愣,心里美滋滋的,贾环最近经常喊她娘,让她心里吃了蜜一样的甜,以前贾环除了朝她使性子、大吼大叫、抹鼻子瞪眼,可从来没有喊过一声娘。

但赵姨娘心里虽开心,嘴上却说道:“你这黑了心肝的,在人前可不能乱叫,要是让人听了去,到太太那里又是一场闹,可不是玩的”。

“娘,这个我晓得”。

贾环知道,赵姨娘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尤其是对于自己。

贾环还记得一个月前自己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赵姨娘那是哭的昏天抢地,见贾环醒来,抱着一口一个“我的儿,我的儿”,眼睛都哭肿了。

这一个月里面,贾环想了很多,目前这贾府里万千宠爱都集中在宝玉身上,贾母、王夫人、贾赦、贾政、凤姐等人,没一个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他这个平时畏畏缩缩的庶子身上。

连带着阖府上下,连丫头、小厮看他都带着些鄙夷,没个好脸色。

贾环想改变这个局面,不仅仅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在贾府里有尊严的活着。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细细算来,现在黛玉还没有进府,按时间线来看,距离贾府被抄家应该还有四五年,时间虽然紧了些,但也不是没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经过一个月的盘算,贾环决定还是走科举的路子。

红楼原书中虽然没有说具体的朝代,但根据贾环这一个月的了解,此时类似于明朝中期,为大乾朝,年号至正。

经过至正皇帝25年的勤政和休养生息,此时的大乾王朝正处盛世,国泰民安、文风极盛。

尤其是直隶金陵一带,读书人的地位很高,以至于像贾府这样的顶级勋贵人家,都渐渐开始推崇读书了。

贾环的便宜老爹贾政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勋贵子弟,却酷爱读书,对读书人极为推崇。

所以,经过多日的思考,贾环还是决定走读书科举的路子,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贾府的巨变中有改变的能力。

于是,贾环对赵姨娘说:“娘,儿子打算下场科考”。

赵姨娘刚喝了一口水,喷了出来,咳嗽数声道:“就你这下流坯子,还想科考?也不撒泡尿照照”,赵姨娘的金句是张口就来。

贾环嘴角抽了抽,这彪悍的母亲,真是一言难尽呀……

贾环道:“娘,我昏迷那段时间,隐隐感觉开了窍,以前学过的文章,不懂的地方感觉现在都懂了,儿子觉得如果参加科考,必能能娘挣一个诰命回来”。

整个荣国府,现在只有老太太贾母、大太太邢夫人、太太王夫人,有诰命在身。

连凤姐都没得诰命,这一句给娘挣一个诰命回来,把赵姨娘哄得无可无不可。

赵姨娘道:“我的儿,为娘也不指望有啥诰命,只盼着你能正正经经立起来,将来娶妻生子,为娘就知足了”,说完便红了眼睛。

说着,贾环便从案头搬来一个书匣子,道:“娘,这是我这几天寻来的书,儿子白天去族学读书,晚上就在西厢房里读书”。

赵姨娘一愣,没想到贾环是来真的,以为只是一时口嗨,过段时间就丢开了。

“我的儿,你要是知道上进当然是好的,娘都依你”。

贾环想,赵姨娘有时还是不错的,也不全是那么彪悍,也是有温柔的一面,至少现在就很好,还是有改进空间的。

贾环刚这么想,下面画风就变了。

小吉祥进来道:“姨奶奶、三爷,三小姐来了”。

赵姨娘听闻是探春来了,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

说道:“她来做什么,下流坯子,当初是从老娘肠子里爬出来了,如今攀了高枝,以为就成了凤凰了,还是地上的野麻雀”。

一面骂,一面说道:“环哥醒来都一个月了,她这个亲姐姐都不来瞧一瞧,黑了心肝的”。

赵姨娘夹枪带棒一通骂,待探春进了屋,听了赵姨娘这一番话,又委屈、又恼怒,指着赵姨娘哆嗦半天没说出话来。

哭着道:“姨娘何必说这样的话,环弟昏迷,我自然是极担心的,只是马道婆说,昏迷的人,一个月不得见女眷,怕被撞走魂魄,故只烧香拜佛而已”。

说着,探春递给贾环一个小包,说道:“环哥,这个你拿去”。

贾环伸手还没接到,赵姨娘从一旁直接抄手夺了去,打开一看,里面竟有十几个小银锭,竟有二三十两银子。

赵姨娘面色一喜,嘟囔道:“还算有点良心”。

贾环哭笑不得:“娘,咱不能拿三姐姐的银子,银子都给咱们了,她今后怎么过日子”。

“放你娘的屁”,说完便把银子捂得死死的。

探春见状,说道:“环哥,你安心养伤,隔天再来看你”。

贾环也道:“三姐姐,得空也多来坐坐”。

探春出了赵姨娘处,边走边想,感觉贾环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贾环最怕她这个三姐姐,就跟老鼠见猫似的,刚刚感觉贾环目光清澈而坚定,对视时毫不躲闪,像是变了一个人。

还有刚刚居然让赵姨娘不要收银子,这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以前的贾环可丝毫不比赵姨娘差多少,甚至更甚。

难道昏迷一场开窍了吗?不过变好了总是好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