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郭天养方正一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版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由网络作家“板面王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板面王仔”的《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说的不无道理,农业是一切的基础,当下农业确实不发达而且没有土豆一类的高产作物,桃源县本质还是疯狂吸取其他地区资源发展起来的,不过方正一作为桃源县县令,这个杠必须抬起来!否则以后面子往哪放?来个人就敢咋咋呼呼的?!“啊!这...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啊!”郭天养满脸充血,连忙摆手否认。景帝连忙打圆场,严肃道:“郭大实在是有失礼数,回去我会好好管教他!”......
《畅读全文版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精彩片段
方正一一抬头立刻看到三个人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连忙打了个哈哈。
“吃啊!都看我干什么?”
“天雷!天雷!”李元照激动的叫道。
“哪有什么天雷!神鬼志怪的事情哪能信,大伙吃饭吧!吃完了饭本官亲自带李公子游览一下我桃源风光!”
方正一虽然脸上表情轻松,但是心情却有些沉重。
这个该死的老李!不提这茬本少就没这么多烦心事!
打本少穿越过来就他娘的在救灾!好不容易过了两年安生日子难不成还要救灾!?
景帝目光中带着审视,深深地看了一眼方正一,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一时间饭桌上竟然陷入沉默,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饭毕,四人走出庆昌楼,都默契的没有再提建江水患之事。
见有些冷场,方正一笑道:“诸位上次来也是短短几日走马观花。”
“今日本官正闲来无事,恰逢贵公子也在此,本官亲自带三位仔细瞧瞧桃源县。”
“若有看上的东西尽管购买,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新商机呢!”
景帝也是压下心事,好奇道:“方县令,李某有两件事一直不明,还请方县令解惑。”
“请讲?”
“其一,为何桃源县如此赚钱的机会不自己留着偏偏叫交给李某。”
“其二,李某遍观全国,从未有一方官吏能像方县令一般对待商贾如此客气,这是为何啊?”
其实这两件事上次来景帝便想问了,但是来去匆匆也没有顾得上。
如今这世道商贾乃是贱业,没人瞧得上,方正一的态度属实罕见,而且没有什么架子。
“哈哈!老李有眼光啊!因为本官就是这样热心肠的人!”
景帝:“................”
自吹自擂害得是你啊!郭天养不屑的撇撇嘴。
方正一继续道:“之所以交给你没有别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我桃源县百姓读书明理之人太少,桃源县内本官还能照拂一二,到了外地只怕被吃的渣都不剩了!”
“其二这商贾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仕农工,老李你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就好比大米放在农民手里就只值区区几文钱,若是拿到本县酿成桃花扇酒便能身价百倍!”
“也好比你卖的瓷器,南方的瓷器运到北方便能身价倍增!”
“这其中全靠商贾的流动,这就叫资源配置!只有资源配置到位,每样东西才能发挥到最大价值,所以你说商贾重要不重要?”
“我桃园县因为长久被朝廷遗忘,同知,主簿等职位都尚在空缺之中,所以体制有所微调,这也就养成了桃源县重商的情况,虽然外界都轻贱商贾但是我桃源县绝对没有这个风气!”
“我桃源县南侧正新建一批小楼,有没有兴趣来一套呀,若是银子不够,本县还可以提供贷款哦!”
“别的不敢保证,桃源县绝对是生活养老的不二之选!”
抓紧时间让老李在桃源县买套宅子,争取给他拴在桃源县,方少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话里话外都是卖东西,你算哪门子官员?
郭天养不忿道:“商贾不事生产,若鼓励商贾,天下人都去经商岂不乱套?”
“咦?”方正一愣了。
你他娘的不就是个商贾吗?你站哪头的?
见方正一表情有些别扭,郭天养自知说错话了,连忙补救道:“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方正一冷笑道:“自古以来都用绢布龟甲写字,你怎么还用纸呢?”
“自古以来都是刀耕火种,为何现在用上犁跟耕牛了?”
“自古以来便是对的吗?因循守旧便是对的吗?天下人都去做商贾这世界就乱套了,那天下都是读书人这世界就不乱套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读书,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做商贾。”
“一个人既可以种地又可以当商贾,既读书又可以种地,这矛盾吗?”
“老郭啊!亏你是个生意人,脑筋太死板啦!”
“我桃源县为何能富裕至此,就是因为天下人皆轻视商贾而唯独本县重视,桃源县才能有今日!”
郭天养涨红着脸:“那若是做商贾的人多了,种地的人跟时间便少了,天下的粮食本就不足,真如你所说岂不是饿殍遍地!”
“老李!你这账房有反骨啊!他瞧不起你!”
方正一懒得搭理他,直接跟景帝告状。
这个阴阳怪气的家伙其实说的不无道理,农业是一切的基础,当下农业确实不发达而且没有土豆一类的高产作物,桃源县本质还是疯狂吸取其他地区资源发展起来的,不过方正一作为桃源县县令,这个杠必须抬起来!否则以后面子往哪放?来个人就敢咋咋呼呼的?!
“啊!这...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啊!”郭天养满脸充血,连忙摆手否认。
景帝连忙打圆场,严肃道:“郭大实在是有失礼数,回去我会好好管教他!”
郭天养顿时委屈的像个小媳妇。
彼其娘之!!狗日的不按套路出牌!竟然能把锅甩到咱头上!
李元照在一旁内心雀跃不已,差点忍不住要拍手。
有趣!太有趣了!这方正一果然是个妙人!
不但跟本宫惺惺相惜,还会怼人。
宫里要是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人就好了。
那帮师傅就会板着脸给自己讲大道理!
几人继续在街上走着,路上不断有人对着方正一打招呼,郭天养则是板着脸一言不发,他已经下定决心,有方正一在场绝对不再说一句话!
李元照左右不断看着,忽然发现一个书摊。
想到父皇回去要烧自己的那些书,不免动了心思。
趁这个机会不如买两本!自己那些杂书可是好不容让刘金从民间买回来的。
若是全烧了岂不无书可看?!
于是快步跑向了书摊,方正一等人也没管他自顾自的聊着天。
李元照跑到书摊前随手拿起了一本书,然后两眼登时就直了。
自己杂书看了不少,书名如此清新脱俗的还是头一回见。
书名赫然写着:《方县令大战灭霸》
“老板!你这书写的什么啊?”
书摊老板一见有生人,乐了:“您是外地来的吧!这都不知道,正好买一本回去瞧瞧!”
“这书里讲的是域外天魔灭霸入侵景国,方县令搜集了七颗无限宝石献给皇帝出兵剿灭魔头的故事。”
“老精彩了!五十文一本!”
“啊?灭霸?啥是无限宝石?”李元照傻眼了,我咋不知道有这事!
父皇还剿过域外天魔?
正巧几人这时候赶了上来。
方正一在他身后探头一看,老脸一红,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心道自己给小孩子编的故事哪个王八蛋给写成书了!
看来自己对桃源县的文化产业该管管了!
景帝看见书名后也哑然失笑。
李元照展开书瞧了两眼不屑道:“竟然有这样的书!全都用的是白话,白白的浪费了这么多纸!”
随后又随手从书堆里捞了几本书出来,什么《少年阿丘》《武林骑士录》《金牌县令》之类的。
连看几本李元照纳闷道:“怎么全是大白话!怪哉!”
景帝不禁侧目,一看之下果然如此:“方县令!这桃源县难不成人人可以出书吗!?竟然全用白话著书。”
这个时代成书基本全用的文言文,白话写书,拿到读书人眼中简直属于不入流的东西,那是一定要批判一番的,所以二人有此疑问方正一也不觉得奇怪。
方正一解释道:“不错!只要出钱我桃源县的印坊便可以给人出书!至于这白话嘛,桃源县没什么读书人,能认识字已属不易啦!”
“有书看,能多学些字便是极好,那些诘屈聱牙的东西没什么意义!”
李元照反驳道:“如此粗浅!简直就是浪费白纸!!”
方正一呵呵一笑也不恼,这就是思维的局限性,类似老年杀马特看不上精神小伙儿一样。
不过时代会给出答案。
“白话如何粗俗了?什么叫好书?百姓能看得懂,觉得有用的便是好书。”
“若是本官给他们印一些四书五经不过是给百姓徒增烦恼,若是有志向学习的自会寻找更高深的书籍。”
“前些年桃源百姓还是都是难民,全县上下能看懂文字的手指头都数的过来,如今大半的人都愿意在闲暇之余看一看这闲书,你说好是不好?”
李元照满脸不服不忿:“当然不好!如此粗俗的文字岂不是污了人的眼睛,再者说原本几个字便能说清楚的内容,用白话却写了这么长!”
方正一微微一笑:“除了白话简单易懂之外,这字数多也算是其优点之一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若是换成白话文便要写成,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你瞧!原本十四个字换成白话我便写成了三十九个字,这样便多水了二十五个字!”
“一句话便能多水二十五个字,一本书按照文言换成白话恐怕能多出一倍的数字!”
“这也就是说本官要印一本书需多用一倍的油墨跟纸张,那么印坊的规模也就扩大一倍!”
“如此一来招工的人手便也扩大一倍!随之而来的是制油墨跟造纸的匠人数量也要扩大一倍!而且提供原材料的人也要随之增加!”
“最终,买书的百姓不但得到了通俗易懂的书本而且得到了更多用工赚钱的机会!”
“你说好也不好?”
李元照讷讷的张着大嘴说不出话,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
景帝也是神色怪异的看着方正一,他感觉自己脑子现在有些乱!。
最抓狂的还是郭天养。
天杀的方正一!邪门歪道怎么这么多!太子跟陛下竟是又被忽悠住了!该死!
..............................................
方正一一行人准备动身出发了。
他即将赶往京城,等待会面天子。
京城一行原本只打算带着小桃跟张彪二人出发,但是在白伊软磨硬泡下最终还是决定把她也带上。
一大清早,桃源县的百姓们几乎是三更半夜就已起床,早早的在城门口候着。
尤其是县衙里的官吏来起的更是早一些,他们这一批人是最早就在桃源县任职,最早跟在方正一身边的人。
相处的时间长了,感情深厚,自然心里也是更加舍不得。
此时天还未亮,天色晦暗,大风呼啸着。
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是这般时刻,冷风刮在脸上还是如同被细密的针尖扎了一般难受。
不过没有人多说一句话,只是默默提着灯笼,等待县令出城。
老六饭庄的张老六跟衙役鲁法也来了。
站在人群中看到了彼此,但是目光中没有怨怼,只是面色沉重的相互点了点头。
忽然有人喊了一声:“马车来了!”
人群纷纷侧目过去。
方正一的马车正往城门口的方向缓缓驶过来。
车夫见人群围绕在此,更加放慢了速度。
车里,方正一正捧着一本小说正看的来劲,突然车厢微微一震。
他边看着书边对道:“车怎么停了?”
小桃拉开窗帘,惊讶的张开小嘴:“少爷你看?”
方正一侧目过去,透过车窗看见外边竟然是呜呜泱泱的一群人,不由得叹了口气。
“下车。”
方正一率先钻出车厢,站在了马车上。
众人见方正一出来了,纷纷上前一步,开始弯腰作揖或挥手问好。
白伊跟在他身后,看见这壮观的一幕,心里暗暗吃惊,方正一竟然民望如此之深!难怪被皇帝这样器重!
张老六行完礼后便开始在原地踟蹰着,不过没有犹豫太久,一跺脚就凑到了方正一近前。
从怀里掏出一坛子酒,哽咽道:“老爷,这是我一早温的酒,现在天气还冷,路上喝一点罢...”
方正一点点头,接过酒坛。
这一下仿佛引爆了众人的热情,每个人都开始拿出各种东西开始往马车上递,小桃白伊他们也在不断收着东西。
很快各色东西就堆满了马车。
方正一赶忙道:“柯绍!维持秩序!”
“大家的好意本官心领了!不要再送了!不要再送了!”
方正一虽然喊着,后面的人还是不管不顾的往前面凑,甚至有些人急了开始往马车上扔东西。
一时间,鸡蛋, 菜叶子漫天乱飞。
方正一黑着脸,赶紧安排小吏把东西一样一样从车上转移。
折腾了小半个时辰,事态才算平息下来。
方正一朝身后看去,发现不少百姓正往这边赶过来,人越聚越多,于是再次叹了口气:“不乘车了,走一走吧。”
几人跳下马车,开始缓缓向城门口走去。
此刻人群出奇的安静,就这么陪着方正一慢慢走着。
方正一走在中间,街边两侧点点灯光同行。
短短的一段路仿佛被无限拉长,街边是数不尽的人。
方正一努力的想看清每一个人的脸,这些人都是曾经跟自己共奋斗过,一砖一瓦建立起桃源县的百姓,在桃源县内共患难过的商贾,小吏,百姓。
此去一别,今后只怕再难一直留在桃源县了,曾经的努力竟然也让他感受到一丝徒劳。
这里早已经成了他今世的家,如今又要开始闯荡了么?
人群已走至城门口,方正一身边还是空出一大片地方,百姓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挡了方正一的去路。
出了城门,方才有人低声道:“老爷慢走..早去早回啊..”
“老爷路上多加小心。”
“老爷记得早些回来!!”
一声声叮嘱竭力抑制着自己充沛的情感,逐渐练成一片。
方正一不敢回头看,但是随着声量越来越大,他终于忍不住驻足回头。
看见连绵到城内,望不到头的灯光,眼里滚烫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但下一秒抬就起袖子迅速擦干。
接着对眼前人大声道:“你们这帮刁民!害的老爷我大冷的天出来走路,吹得我眼睛疼!”
离的最近的张老六鲁法等人见此情景,心窝像被刀子戳了一样难受,忍不住也捂着脸哭了起来。
方正一建设桃源县时,亲自耕地,熬粥发粮,扛土筑城,照顾患病百姓...再苦再难都是笑呵呵的样子。
如今...他们竟然看到老爷动容了。
只是他们宁愿看着方正一没心没肺的样子,也见不得他伤心。
张老六哭的不能自已,鲁法看着这个曾经害自己挨板子的小老头,心里也是难受的紧,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低声道:“老爷还会回来的,别哭了。”
张老六抹抹眼泪,擤了把鼻涕,抽泣道:“回来什么?昨天我们都听说老爷要去京城做少詹事。”
“什么是少詹事你知道嘛!我们都打听了。那是皇帝的老师!咱们心里都清楚,桃源县这个小地方怎能..能让老爷待一辈子呢?”
“老爷将来可是要鱼跃龙门,去做将军,去做宰相的材料!我们这帮泥腿子可千万不能挡了老爷的路......”
鲁法闻言,颓然的放下了手,目光略带忧伤的朝方正一看去。
方正一感觉如果再待下去怕是又要失态了,于是挥挥手,想要让众人赶紧散去。
但是一张口发现自己竟然失声了,嗓子有些发紧,说不出话。
只得先一步钻进了马车。
原本陪同在一旁的小桃等人也是动容不已,见方正一上车,连忙也跟着上了车。
见人齐了。车夫开始挥动皮鞭,车轮滚滚转动,慢慢向京城方向驶去。
方正一躺在车厢里,展开一本书盖在脸上,好似睡过去了。
小桃跟张彪则是坐在一旁,只顾低头抹着泪,不发一言。
唯有白伊,倍感震撼,心中一时茫然不已。
偷偷掀开了车窗的布帘,怔怔的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送行百姓。
蜂拥的人潮,还拥挤在城门口,久久不能散去。
.............................................
饭桌上李元照不停地往嘴里扒拉着各式饭菜。
宫里晚膳原本用的就早,年轻人正在发育胃口又大。
经过一路颠簸到了晌午早就饿的不行了。
桃源县的饭食别出一格,多喜欢用大火爆炒!油盐下的又狠,所以吃起来格外的有滋味。
听见儿子发出猪叫声,景帝拉着脸忍不住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两脚。
李元照不情不愿的放慢了干饭速度。
方正一看出景帝的尴尬,举着筷子笑道:“能吃是好事!我像他这个年纪比他能吃多了!”
李元照感激的看了方正一一眼。
这家伙给他的印象很意外,完全不像吴升口中所说的魔鬼!人品好的很嘛!
本宫喜欢!
方正一继续道:“说回生意,本官到现在还不知二位在京城做的瓷器生意如何呀?”
“如果利润不够丰厚,不如全力来经营茶叶生意!这大品天仙茶只是第一步,后续本县还会推出品质更佳的茶叶。”
“想必到时候定会比大品天仙茶更上一层!”
景帝迟疑了一会,慢慢道:“建江发了洪水,李某的瓷器生意受很大影响,南方的瓷器运不过来。”
“而且雨还在下,洪水之灾远未停止,李某也头痛的很!”
郭天养错愕的看了一眼景帝。
陛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找方正一想辙来了?
他一个小官,本事再大也就这样了还能解决洪水?!
陛下这是病急乱投医啊!
方正一眉头一皱:“建江发洪水?而且大雨不断?这才几月份?”
景帝长叹一声:“是啊,天降异象,我大景实在是多灾多难。”
方正一瞥了一眼景帝,果然是爱国商人,操的心够多的。
不过建江大水方正一也在意起来,桃源县不少人是兵荒马乱时期从建江往京城逃难而来。
很多人父母孩子还落在建江。
近些年桃源县生活越来越好了,原本已经安定下来的人便动了寻亲的心思。
这两年已经有近百人离开桃源县寻亲,并且每年有逐渐递增的趋势。
当然绝大多数人最后还是回到了桃源县。
至于没回来的大抵是出了意外,或是因为其他事情。
“不知...是建江哪里发了洪水?”方正一好奇道
“郭大,取舆图!”
郭天养从行囊中取出一张长三尺的舆图徐徐展开。
方正一一看大惊,立马警惕起来!
好家伙!这是全国的舆图啊!这玩意他都弄不到,属于国家机密了,没想到这两个商贾竟然有这种东西!
“这舆图...从何而来?”
景帝故作神秘道:“方县令勿忧,我们跟兵部有些关系,加上这瓷器生意遍布全国,所以特意搞来一张舆图。”
呵呵,路子够野的....
不等他多说,方正一注意力很快转移到了舆图上,一看之下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上面确有海岸线的标注,不过跟自己印象里前世的地图截然不同。
景帝开始指着舆图介绍起来:“洪水自此处爆发....其途经..”
“.......”
“如果没有意外,恐怕现在平望的堤坝业已被冲破,灾祸还在继续蔓延.......”
随后景帝低声道:“听说建江巡抚正向朝廷讨要二十万两银子,救急赈灾。”
“可是朝廷也是无计可施,若是有人能力挽狂澜,那将来一定是飞黄腾达啊!”
方正一没有答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默默思索着。
突然眼前一亮,指着地图一处道:“此处名为银坨,两岸临山,若是降下天雷把山劈塌堵塞河道,洪水不就不攻自破!?就是不知道山势如何?”
话音刚落,景帝三人顿时呆若木鸡。
啥!天雷!?你也信这一套!?
郭天养心中窃喜,小崽子,也有你栽跟头的一天!
李元照眼中放出惊喜的光芒!
这一刻他感受到了极大的认同,这就是精神上的共鸣!
这就是英雄惜英雄啊!
“爹!我说什么来着!我就说要召集天下术士,降下天雷水患可解!如何!方县令也是这般想,可见是英雄所见略同!”
李元照立刻得意起来,饭也不吃了,下巴差点扬到天上。
其余三人顿时又用看傻逼的眼神看向李元照。
面对着众人奇异的目光,李元照悻悻坐下,接着干饭。
此刻景帝心中无比失望,苦笑道:“方县令说笑了,哪里能有天雷啊?难不成方县令能召唤来天雷?”
方正一喝了一口茶,也不答话,似乎在想着什么。
因为桃源县是真的有天雷!
乾景两国交战之时,若是乾国胜则必定直取京城,桃源县也八成跟着遭殃。
所以当时方正一有钱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大量制造囤积火药!
依照当时的情况,操练士兵,补充装备是来不及的!
钢铁是一等一难弄的东西,不过调配火药却容易的紧。
所以等战争结束后,这批火药也没用上。
唯一发挥作用的时候还是在桃源县意外发现了一条沥青矿使用过一次。
不过之后便再没有使用了。
成吨成吨的火药正堆在库里,不怕它过期就怕它爆炸啊!
拿它来炸山是绰绰有余!放着只能浪费。
景帝见方正一思考的样子突然浑身一震!
莫非他真的有办法!?
这方正一虽然为人有些不着调,但是接触这两次也绝不像是无的放矢的人啊!
而且看他的模样似乎真的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景帝再次期待着问道:“方县令可有办法?”
“唔....我再想想。”方正一随口答了一句。
他现在正在陷入救民水火跟暴露自身的取舍之间。
火药这玩意一旦出世必然是惊天霹雳,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暴露在朝廷视野之中。
虽然未必成功,可是既然他有这个能力,而且是举手之劳,如果不做,方少的良心实在有些煎熬。
正在他思考间,殊不知三人已经向他投来了惊骇欲绝的目光。
............................
小说《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