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全文浏览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全文浏览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是作者“排骨”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诸葛黄晧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兵来此取水。孙桓正怀疑陆逊的判断是否有误,突然听得一阵喊杀声,欣喜地跑出帐外。“嗖!”一支火箭擦着孙桓的鼻子而过,直直地插在旁边的一个营帐上,大火瞬间点燃了这顶帐篷。孙桓赶紧后退几步,这才发现营寨内已是一片火海,四面都有火箭不停地飞来,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名吴兵。孙桓扎营的地方,位于低洼的溪边!孙桓曾......

主角:诸葛黄晧   更新:2024-02-15 19: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诸葛黄晧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全文浏览》,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是作者“排骨”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诸葛黄晧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兵来此取水。孙桓正怀疑陆逊的判断是否有误,突然听得一阵喊杀声,欣喜地跑出帐外。“嗖!”一支火箭擦着孙桓的鼻子而过,直直地插在旁边的一个营帐上,大火瞬间点燃了这顶帐篷。孙桓赶紧后退几步,这才发现营寨内已是一片火海,四面都有火箭不停地飞来,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名吴兵。孙桓扎营的地方,位于低洼的溪边!孙桓曾......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全文浏览》精彩片段


周循,东吴名将周瑜的长子,有周瑜的遗风,深受孙权的厚爱。他不仅被封为骑督尉,还迎娶了吴皇孙权的长女孙鲁班。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周循病逝后,孙鲁班又嫁于全琮。

丢了巫县、巴东城和秭归城的全琮、潘濬、孙桓等人回到建业后,他们都未受到责罚,孙权只是令他们在陆逊帐下将功补过。

当然,这并非因为全琮是孙权的女婿,而是孙权明白:姜维是诸葛亮的传人,他用兵诡诈,并且陆逊也在他手上吃过亏。

陆逊一再强调夷水要塞的重要性,全琮立功心切,明里暗里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接下这个重任。

孙权亲拨两万兵马给他,并征召民夫一万多人,希望能在元宵节前完工。

夷水要塞位于夷水的北岸,南侧是湍急的夷水,北侧是陡峭的佷山,距离长阳城大约半日路程,过了长阳就是宜都。

因此,夷水要塞一旦建成,吴国只需在此驻扎两千兵,就能轻易阻挡十万蜀兵,恩施通往宜都之路就被截断,陆逊再无后顾之忧。

……

关索按照姜维的指示,引兵五千来到佷山。

“立刻砍倒大树,安营扎寨!”关索说罢,又走到山顶南侧看了看,然后令道:“将这几棵树砍倒,将地面整平!”

罗宪上前几步,往崖底看了看,略有担心地说道:“关将军,我才五千兵马!我一旦发起进攻,吴军必会杀上山,我如何能挡?”

“此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我携了一月之粮,有何担心?”关索不屑地哼道 。

“关将军,话是如此,只是……”罗宪犹豫着说道:“我刚到军中,大将军就令我来此地袭扰吴军,这恐怕……”

“罗将军,不要妄加猜测!本将相信,大将军绝不是那种人!此事不得再提!”

“诺!”

自南中跟随关索以来,罗宪非常了解关索的性格,知道关索不会怀疑任何一个人,罗宪的嘴角动了动,并未继续说话。

在罗宪看来,姜维令关索引兵来此,明显是把关索和五千蜀军当成了诱饵!

从吴军稍后的部署上来看,罗宪并未猜错:

蜀军扎好营寨,整平空地后,五架投石车组装完毕,关索立刻命人将其架起。

此时,山下的夷水要塞一片忙碌,两千多民夫正在紧张地施工。

突然,几块巨石从天而降,砸在工地上轰隆作响,这声音让人无比胆颤。

吴兵和正在修建的民夫刚刚回过神,又有几十把标枪从天而降,引得一阵惊恐的尖叫声,他们赶紧找地方躲避。

这一轮袭击之后,山上的蜀兵再也没有发动齐射,只是偶尔投几个巨石或标枪,这样的攻击没有造成吴军的巨大伤亡,但下方的夷水要塞,再也不敢继续施工。

没人知道巨石何时会落下,没人知道这些石头会砸在何处,没人愿意成为被砸中的“幸运儿”!

“全将军,蜀军何时驻于山上?他们又如何带来的投石车?”孙桓奇怪地问道,警惕地注视着山顶,生怕又有巨石和标枪落下。

“全将军,蜀兵实在太狡猾!他们驻于山顶,居高临下可威胁我,我却对他无可奈何。”周鲂望着山顶说道。

“全将军,你……可是立过军令状啊!”孙桓担忧地说道:“若不赶走山上的蜀兵,很难在元宵节前建成这座要塞,我不敢延误工期啊!”

“可恶!实在可恶!”全琮仰望着山顶,愤愤地令道:“孙桓,引兵两千,屯于要塞以西两里,扎起壁垒,阻挡恩施方向过来的蜀军援兵。”

“诺!”

“周鲂,引兵三千,立刻上山,打探蜀军虚实!”

“诺!”

……

一个时辰后,周鲂顺利地爬上山,接近了关索的营寨,心头暗叫不好:

蜀军营寨的四周,皆有横杠的大树做为掩体,寨外近百米内的大树皆被砍倒。若是两兵相接,寨中的蜀兵居高临下,只需一通箭雨,攻寨的吴兵将很难应对。

事实也是如此,周鲂发起两次试探性的攻击,吴兵损了几十人,却无一个人能靠近营寨,寨中的蜀兵无一伤亡。

周鲂报回蜀军的部署,全琮苦无破敌之法,只好派人向陆逊请教;陆逊听闻佷山上有一支蜀军,于是连夜来到夷水要塞。

“本相一直注意着秭归和巴东的兵马调动,佷山上的蜀兵,很可能来自永安!”陆逊狐疑地问道:“有多少兵马?何人统领?”

“兵力大约四到五千,至于领兵之将,暂时还不清楚。”全琮如实回答,随即又担心地问道:“丞相,可有破敌之法?”

“现在是冬季,雨水稀少,就算山顶扎寨的蜀兵粮草充足,他们仍然需要大量的饮水。要破蜀军,其实不难!”陆逊自信地说道:“蜀军取水之地,必是长杨溪!”

全琮心头大喜,陆逊继续说道:“传令:孙桓,领兵三千,驻于长扬溪,阻止蜀兵下山取水;周鲂,领兵三千,在下山的必经之路设伏。”

陆逊令罢,诡异地笑道:“如此一来,蜀军断水,不能久持,不出十日,必然退走!届时,我再布兵马,趁机全歼!”

两人领命而去,陆逊在全琮的恭维声中,冒着不时落下的巨石,视查了要塞的施工进展,然后在要塞以东搭起帅帐。

当夜。

孙桓在溪边搭起营帐,直到半夜,也没见到有蜀兵来此取水。

孙桓正怀疑陆逊的判断是否有误,突然听得一阵喊杀声,欣喜地跑出帐外。

“嗖!”

一支火箭擦着孙桓的鼻子而过,直直地插在旁边的一个营帐上,大火瞬间点燃了这顶帐篷。

孙桓赶紧后退几步,这才发现营寨内已是一片火海,四面都有火箭不停地飞来,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名吴兵。

孙桓扎营的地方,位于低洼的溪边!

孙桓曾向陆逊建议将营寨扎在坡上,但陆逊坚决反对,孙桓只能奉命行事;眼下,蜀兵居高临下,这营寨如何守得住?

孙桓狠狠地咒骂着陆逊,未做抵抗就下令退兵。

孙桓回去见过陆逊,却见周鲂也灰头土脸的退了回来,并且损了一千多人!

陆逊见状并未生气,笑呵呵地招呼两人入座,并亲自倒上米酒。

“二位将军辛苦!我这“招投石问路”已见成效!看来,我估计得没错:姜维在佷山,至少投入了两万兵马!”

“两万?何以如此肯定?”全琮疑惑地问道。

“诸葛亮用兵谨慎,姜维却喜欢兵行险招,但他也会险中也会求稳。”陆逊喝了一大碗酒,然后说道:“蜀兵孤军驻扎在佷山之上,姜维必会保证他们的水源和退路的畅通。我让二位将军截他水源和退路,这不过是试探而已。”

周鲂和孙桓一语不发,陆逊继续说道:“我已探明:佷山之上,蜀将关索驻兵五千;长杨溪边,由蜀将吴班守卫水源;夷水以西,由吴懿扎下壁垒保证退路;其中,吴班和吴懿各有八千兵马。”

“既然如此,那……我该如何破敌?”全琮急忙问道。

全琮最关心的,就是这座要塞能否按时完工。

“将军勿急,其实,我早就料到姜维会来!”陆逊自信地笑道:“吴班和吴懿领兵到达后,我已暗中令陈表引兵一万驻守恩施,另有吕壹的一万兵马,屯于恩施以东的夷水隘口,我已截断蜀军的退路!”

“丞相,这样部署,确实包围了两万多蜀兵,但他们的粮草至少能坚持半月!我坐等他们粮尽也不是办法啊!这座城塞的工期,不可拖得太久!”

“将军勿急!就算拖个二十天,这座要塞也能如期完工。况且,要吃掉这里的蜀军,我只需十五日就够!”

“可是……”

“不用可是!据细作回报,目前,蜀军一共才十一万兵马。其中汉中部署四万,姜维手上只有七万人;只要我能歼灭这股蜀军,姜维必定元气大伤!届时,我再取巴东就易如反掌,秭归城也将孤木难支,姜维再狡诈又能如何?”

陆逊说罢,又安慰道:“我会向陛下上表讲明情况,延误工期之事,全将军就放宽心吧!陛下定然不会怪罪!”

“这样最好!”全琮嘴上说着,心头仍有疑惑:“只是……姜维诡诈,万一有什么变故,咱很难向陛下交待啊!”

“哼!”陆逊不屑地哼道:“这夷水狭长,不适合大军展开。我只要堵住两端隘口,蜀兵插翅也难飞!况且,我已令张承、诸葛瑾领兵两万来援,这会儿他们已到宜都,明日午间就能到达此地。”

陆逊说罢,突然将酒碗猛地拍在案上,狠狠地喝道:“我就不信了!我六万兵马,难道困不死两万蜀兵?”


姜维与陆逊对峙于信陵城下时,刘闪已经接近大散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刘闪矗立在大散岭上,感慨地说道:“大散关果然气势磅礴!确有万夫莫开之险!”

刘闪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

大散关,被为“川陕咽喉”,山势险峻,大有牢牢地扼住南北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曾发生大小战役七十余次。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曹操西征张鲁,也是经由此地。

由于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已被魏延派人破坏,陈仓道就成了入蜀的唯一通道,魏军要想通过陈仓道,必须先破大散关。

大汉的将才确实匮乏,镇守汉中的三员大将中,令人闻风丧胆的魏延已经年近六十,马岱也已52岁,稍年轻一点的王z平也已45岁!

三将见到身披甲胄的刘闪前来,刚要行礼就被刘闪坚决止住,魏延拱手说道:“陛下请放心!只要有末将在,魏兵休想通过大散关!”

刘闪点点头,未及说话就听得一阵马蹄声,只见关前黄沙漫天,一队魏兵黑压压地涌来,看这阵势至少有四五千人。

刘闪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不由得心里发悚。为了不影响军心,他强做镇定地扶着城垛,心有余悸地望着关下的魏军。

“陛下,龙体要紧,你还是回汉中吧!今日,魏军可能要强攻!”魏延冷冷地盯着魏兵,恭敬地说道。

“无妨,这么高的城墙,魏兵如何攻得上来?”刘闪硬着头皮说道。看着魏兵十几米高的攻城梯,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

“魏延!”一名骑着高头大马,身披胄甲的老头指着城上喝道:“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开关投降,本都督保你四方将军之职!如若不然,破关之日,人头落地!”

“司马老贼!你也太吝啬了吧!老子现在已经是大汉的左将军!要不你过来投降,本将保你骠骑大将军之职,你看如何,哈哈哈!”

魏延称他为“司马老贼”,难道他就是司马懿?刘闪仔细地望着对面,可惜距离太远,看不清那人的面部。

“司马老贼!吾头尚在否?哈哈!”

“司马老贼!还要你的头盔否?”

马岱和王z平大声地出言挑衅,这分明在揭司马懿的伤疤,城头上的兵卒一阵大笑,紧张的气氛缓解了许多。

刘闪心里一阵郁闷,他生怕激怒了司马懿!若魏兵真要猛攻大散关,自己若不离开会有生命危险,若要离开又担心影响士气。

正当刘闪担心的时候,十几个魏兵前进了一些,但还保持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他们扯开嗓子指着城头一阵痛骂。

这些家伙骂的话十分难听,也没什么规矩,把城上所有人的祖宗十八代,以及妻女儿孙全都骂了个遍。

刘闪自然也是对方辱骂的对象,他气得咬牙切齿,拳头捏得咯咯地,真想跳下城头,剁了那几个家伙。

刘闪不知道城上的兵将为何忍得住,反正自己是忍不住了!他靠近城头,指着那些魏兵怒骂道:“你几个傻MP,你MMP的,信不信老子马上下来弄死你!”

城下骂阵的魏兵,不知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刘闪骂过之后,城下的魏兵突然安静下来,城上的兵将都奇怪地盯着刘闪。

刘闪这才想起,刚才自己一时激动,用了老家特有的方言。

如果要比谁骂人更狠,刘闪的四川话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刘闪曾听说过,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某宝上曾有“代骂”服务,如果卖家知道要骂的是四川人,他们都不敢接单,因为骂不过对方。

“城头上有哪位,是何人?”司马懿大声问道。

城楼上谁也不答话,司马懿大笑道:“想不到啊,当年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竟然长大了!”

“司马老贼!你下马投降,朕可封你为大汉的丞相!朕奉劝你一句,勿再助纣为虐!”

“老夫果然没猜错!你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哈哈哈!”

刘闪这才明白,自己上了司马懿的当!刚才一时激动让他套出了自己的身份,这家伙果然老奸巨猾。

不过刘闪也不怂,直接怼了回去:“不错,大汉的江山,需要众多的忠臣良将扶助!但是,朕不用你扶!你都快老得走不动路了,若降我大汉,朕可扶你终老,绝不食言!”

司马懿哈哈大笑道:“小阿斗,你可别生气!本都督给你讲几个故事!这些皆是事实,请诸位静听!想必其间因果,不用老夫明言!”

众人不再说话,司马懿慢慢说道:

“当年,下邳被围之时,关云长携二位嫂嫂降我武皇帝,并用车仗送甘、麋二位夫人至许都,此事可有之?”

“不久之后,关云长护送二位嫂嫂千里走单骑,直至汝南古城,我武皇帝连下数道通关文牒,令沿线关口一路放行,此事可有之?”

“当年长坂坡之战,赵子龙带着你身陷重围,我武皇帝下令全军不许放箭,此事可有之?”

“刘玄德得知此事后,将你这阿斗扔到马车之下,试图杀死你,此事可有之?”

司马懿说的确实是实情,众将士皆不答话,司马懿也不再说话,只是撸着胡须发笑。

“是又如何?”刘闪不解地问道。

“哈哈哈!刘玄德已经知晓此事,他是有苦说不出啊!”司马懿指着刘闪说道:“众人皆知甘夫人才貌出众,我武皇帝怎肯轻易放过?哈哈哈!我武皇帝下令沿途放行,不许兵卒射杀赵子龙和你,这些事情天下皆知!刘玄德如此聪明的人,又怎会不知其中原委?”

“你……你……你休得胡言!”刘闪终于明白司马懿想要说什么。

若要反驳司马懿,就要理清楚个中原委,理清楚每件事发生的时间,这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此时,双方的后将都被司马懿的话题给吸引住了,都在等着他说下去,没人会听刘闪的解释。

刘闪正在想应对之法,司马懿又大声说道:“事实已经很清楚!我武皇帝之所以同意放行,是因为甘夫人的肚子里有了你这阿斗!其实你不姓刘,你应该姓曹!哈哈哈!当日,刘玄德有苦说不出,一心想杀了你这孽种,这才将你扔到马车之下!”

”司马老贼!“刘闪大喝道:”相差十几年的事情,你竟能胡乱扯在一起,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不错!你这小阿斗说得对!确实相差十几年!“司马懿继续笑道:”十几年后,刘玄德将死之时,仍对此事耿耿于怀!所以,刘玄德才力劝诸葛亮取你而代之。可惜,诸葛亮并未明白刘玄德之本意,哈哈哈!再说了,当时的帐外暗藏刘玄德的刀斧手,诸葛亮哪敢啊,哈哈哈!无奈之下,诸葛亮这才发誓尽心辅佐你!“

司马懿说完,魏兵全都哈哈大笑。

刘闪狠狠地瞪着司马懿,这家伙果然有两下子,拐弯抹角地罗列出一大堆事实,简直骂人不带脏字,还能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刘闪懒得厘清时间去逐一反驳,指着司马懿大喝道:“司马老贼!你娃嘴臭!信不信老子马上下来弄死你!”

“哦?难道你要跟本都督单挑?我没听错吧?我看你走路都得喘气!你这副身板也太弱了,不知你的妃嫔们,私下敢说闲话否?哈哈哈!”

“你……你……你这老不死东西……你……简直气死我了!”刘闪在城头急得团团转,真有怒火攻心的感觉,指着司马懿喝道:“如果今天不废了你这老东西,老子在两军阵前直播吃翔!开关!你特玛的有种别跑!”

“好!老夫在此等你!”司马懿上前几步说道。

“陛下!别冲动!”

“陛下!龙体要紧,犯不着跟他动气!”

“陛下……”

“不用劝我!拳怕少壮!这老不死的东西,实在可恶!开关!我今天弄死这老王八!”刘闪甩开众将的手,气冲冲地走到楼梯口。

“陛下,不可大意!这司马懿看起来老态龙钟,但他也练过些拳脚……陛下,不可鲁莽!”

“他练过……这……魏将军……你怎么不早说……”

“陛下,末将送你回汉中吧!”向宠上前说道。

刘闪终于冷静下来,想要离开时,关外响起魏兵整齐划一的喝彩和鼓噪声,可谓气势如虹。

我刘闪穿越前好歹是重庆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就两个字:耿直!

特娘的!干就是了!刘闪深吸口气咬咬牙说道:“不必,朕自有办法,开关!”

一扇不大的厚重铸铁门缓缓开启,数百名蜀兵在关前摆开阵势。

身穿甲胄的刘闪站在两军阵前,手上却没带任何兵器,魏延、马岱、王z平和向宠四将紧贴在刘闪两侧。

“司马老贼!朕怕一拳打死你!你好歹也算一代名将,这样死了,岂不可惜?”刘闪笑道:“要不咱们点到即止如何?”

“真是笑话!你我阵前交锋,又不是小儿过家家!阵前只论生死,刀剑无眼,如何能点到即止?”司马懿已经身处两军阵中z央,他轻蔑地盯着一身肥膘的刘闪,有信心一剑将其刺于马下。

刘闪手心里全是汗水,听闻两军的鼓声同时响起,于是握紧缰绳,轻夹马肚,缓缓向阵中z央靠近,已经做好了回马逃命的准备。


由于吴懿牢牢地锁着巴东隘口,再加上巴东城、秭归城的隔阻,朱桓大军的存亡,陆逊一时半会儿无法得到消息,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

大山中。

“陛下,要不……末将先送你回成都吧?”向宠试探着问道。

“向将军……”刘闪艰难地想坐起来,却因疼痛不得不放弃,咬着牙问道:“向将军,有没有李昭仪的消息?”

“陛下!张翼将军领着两千兵马,搜遍了附近的几座大山,暂时……没有找到李昭仪。”

“唉!在这乱世的荒郊山岭!她一个弱女子,生存下来的希望……实在渺茫!”刘闪叹道。

“陛下,张将军正在扩大搜索范围,暂时还没找到李昭仪的尸体,应该还有希望!不过,这山间猛兽极多,恐怕……”

“唉!孽缘,孽缘啊!”刘闪一激动,又感觉背上疼痛难忍,几乎痛昏了过去,口中喃喃地低语着:“孽缘啊!你没有因为朕的投降而拔剑自刎,却为了给朕采药跌至崖下……生死未卜……真是孽缘啊,连诸葛亮也无法改变……”

“陛下……陛下……”向宠低声呼唤几句,刘闪满头的大汗,再无知觉。

向宠没在意刘闪的胡言乱语,打了盆水给刘闪擦脸,岂知湿毛巾刚刚触到刘闪的脸,他又醒了过来,再次询问搜索李昭仪的结果,向宠如实作答。

“陛下,你的箭伤有红肿的迹象……应该是发炎了吧!”向宠试探性地说道,他也学会了这个词。

“朕没事……朕再等几天,全力搜索,尽量寻回李昭仪!”

“诺!”

这几日,张翼扩大了搜索范围,仍旧一无所获;也就是在这几日,宿卫兵寻来大量的柳条,泡水后给刘闪清洗伤口,他感觉后背疼痛稍减,红肿也退了许多。

正如刘闪所说,一个弱女子,在野兽出没的大山中,确实无法生存到现在!

事已至此,刘闪不得不放弃了搜寻,与几名宿卫兵骑着战马,一路往成都而去。

……

成都。

刘闪离开的一个多月里,由东、西织牵头成立的染织厂“宫廷织坊”已经基本组建完成。

宫廷织坊的“车间”位于一个富户的庄园内,少府已经买下了这座庄园,近百架手摇纺车、踏板织机和众多的染缸早就安装到位。

两位织室令按刘闪离开前的要求,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招募织工”的榜文。然而,60铢钱/月的薪酬,却无人前来应征。

“向将军,那些十几岁的女子,肩不能挑背不能扛,呆在家里能干什么?”

“陛下,应该是种田,或是纺纱织布。”

“那……她们在家里,一个月能挣到15铢?”

“陛下,应该不能!”

“既然如此,朕给的月薪是60铢,为何没人来应征?”

向宠不知如何作答,刘闪又说道:“一个月60铢,能换得四斛稻米!一百多汉斤啊!为何没人来应征?”

向宠仍然无法作答,黄晧突然进殿,小声说道:“陛下,宗预在外求见。”

刘闪未置可否,转而问道:“向将军,有没有大将军的消息?”

“陛下,瞿塘峡被吴将朱桓屯兵占领,巴东以东的消息都无法传回,所以……”

刘闪没得到想要的消息,想到这会儿天色已晚,却有文臣求见,想来定是有要紧事情,于是让黄晧请他进殿。

“陛下!吴国丞相步骘已经来到成都,这会儿正在馆驿等候诏见。”

“宗大人,这个步骘……”

“陛下,步骘即是孙权的近臣,也是吴国的重臣!吴国的丞相孙邵逝世后,顾雍代孙邵做了几年的丞相,孙权称帝并迁都建业后,分别任命步骘、陆逊为左、右丞相。”

“步骘前来干嘛?他有没有透露?”

“陛下,具体情况微臣不知,只是,步骘说,他带着孙权的亲笔信,要亲手交给陛下。”

“如今,我与吴国仍在交兵,势如水火。”刘闪犹豫着说道:“步骘来此,必与两国的战事有关。”

“那……微臣这就传他来见?”

“不!”刘闪冷笑道:“如果吴国占据优势,孙权的使臣不会急着求见!你给步骘带句话,就说朕已经歇息,若是有事,明日上朝再议!”

“诺!”

……

驿馆。

步骘得到回复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有些事情自己可以等,吴皇孙权可以等,陆逊也可以等,但潘濬和朱桓不能等!

朱桓引兵两万,辗转数百里,在蜀军探子的眼皮底下,悄悄绕过巴东进入瞿塘峡,本以为陆逊能迅速击败姜维,没想到战事会如此焦灼,更没想到姜维如此无耻!

朱桓知道自己任务艰巨,所带的粮草本来可以坚持月余,偏偏姜维命吴懿把潘濬和四千伤兵赶入瞿塘峡。由于多了四千人要吃饭,朱桓现有的粮草,恐怕支持不了多久。

由于姜维死守秭归不出,陆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才向孙权上表,希望两国能罢兵言和。唯有这样,才能救出吴国老将朱桓和两万多吴兵。

持有吴国符节的步骘,他经过瞿塘峡时,见到的是战意全无、伤痕累累的两万多吴兵,而且这还是在两日以前!

在那时,朱桓的粮草仅能再维持5—7日,步骘如何能不急!

早朝上,众臣行礼后,步骘还未说话,刘闪就抢先说道:“步丞相!当初,我诸葛丞相刚刚过世,贵国就迫不及待地背弃盟约,以重兵攻我永安!这岂是同盟之道?”

“陛下,这其间,其实有误会……”

“误会?”刘闪不悦地喝道:“全琮引兵三万来攻,我死伤三千多人!在你口中,这就是简单的“误会”二字?”

“陛下,这确实是误会!当时,贵国丞相刚刚去世,我家陛下担心魏国趁虚而入攻打贵国,这才以大军屯于巴丘界口,准备随时支援汉中;然,全琮会错陛下之意攻打永安,给贵国造成一定的损失,我家陛下也很生气!目前,全琮已被革职并投入大牢,请陛下明查!”

“步丞相,你撒谎还不脸红,朕实在佩服!”刘闪呵呵笑道:“孙权真舍得将这个女婿投入大牢?”

“陛下,外臣惶恐……”

刘闪见步骘满头大汗,于是见好就收,正色说道:“罢了,朕不想管孙权的家事!说吧,你此次来使,所为何事?”

步骘见刘闪并未过多地苛责兵犯永安之事,赶紧呈上孙权的亲笔信。

“陛下,我家陛下愿与大汉重结盟好,只要建平郡的蜀兵能撤回永安,我国将向贵国送上十五万斛大米,以作误打永安的赔偿;外臣恳请陛下,以两国邦交为重,重结盟好,共同抗击曹魏!”

步骘说罢,朝中众臣皆惊讶不已。

刘闪听到“十五万斛大米”时,也惊得两眼发光,这可是450万汉斤,几乎可让姜维的七万大军吃上好几个月!

刘闪很想要那十五万斛大米,几乎马上就要同意,但转念一想:如果姜维失去秭归,他将很难在建平郡立足,到时候,吴国反悔又该如何?姜维岂不白忙活一场?

此时朝中皆是文臣,他们都向刘闪进言,希望能尽快缔结盟好并让姜维撤兵。

然而,此时有吴国使臣在殿上,刘闪不便将自己担心的问题拿出来商议,毕竟盟约只是一张废纸!

从春秋战国至今,撕毁盟约之事屡见不鲜!就如当初的魏国和韩国,两国的君主还在祭台上结盟,此时的庞涓就已经在策划着“假道伐虢”了。

刘闪对众臣的建议未置可否,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黄晧。

这家伙与刘闪真是心意相通,他从侧门离开后很快就回到殿内,惊慌失措地大声尖叫道:“陛下,不好啦!不好啦!张贵人和王贵人为了抢一只烧鸡,二人打起来啦!”

卧槽!你特码的不能想个别的理由吗?

刘闪强忍着发笑,装作惊慌失措的模样说道:“呃……各位卿家稍等,朕去去就来!去去就来!”

众臣一脸懵逼地盯着刘闪离开,步骘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气,几名与他有私交的大臣急忙上前安慰。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