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大宋勇武畅读精品小说

大宋勇武畅读精品小说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赵宁郭京的军事历史《大宋勇武》,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画凌烟”,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想着要不还是承认自己不会法术吧?不行!欺君之罪是死罪!不如等自己被放下去后,然后趁机逃走?对!趁乱逃走!打定主意后,郭京的一只手的手指已经被禁卫军给掰开,剩下的他自己就很配合了。他顿时换了一副嘴脸,豪言壮语说道:“官家,等着臣下去施法,一定驱逐金贼!”郭京怀着兴奋的心情,刚被放下去一小截,赵宁便说道:“......

主角:赵宁郭京   更新:2024-05-08 09: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宁郭京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宋勇武畅读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赵宁郭京的军事历史《大宋勇武》,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画凌烟”,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想着要不还是承认自己不会法术吧?不行!欺君之罪是死罪!不如等自己被放下去后,然后趁机逃走?对!趁乱逃走!打定主意后,郭京的一只手的手指已经被禁卫军给掰开,剩下的他自己就很配合了。他顿时换了一副嘴脸,豪言壮语说道:“官家,等着臣下去施法,一定驱逐金贼!”郭京怀着兴奋的心情,刚被放下去一小截,赵宁便说道:“......

《大宋勇武畅读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皇帝此话一出,郭京顿时满头大汗:“官家……”

“不要说话,节约法力,朕懂的。”

说完,赵宁自己先往城楼走去,禁卫军连忙一拥而上,将皇帝簇拥在中间。

孙傅等人则在后面喊道:“官家,城楼危险。”

赵宁飞快往上奔跑。

郭京被禁卫军拖上城楼。

之前的守军也重新回到了城楼上。

赵宁一上城楼,便看到城外延绵起伏的金军大营,一望无际。

还有披着甲胄的金军士兵,正在空地上操练,他们时不时发出高呼,像是在向东京城示威。

不远处,还有一队队金军士兵整整齐齐走过去,黑压压的一片。

看得出来,金军军纪严明,气势如虹。

而城楼上的宋军,神色颓然,目光中充满了焦虑和迷茫。

东京城已经太平了一百多年了。

太平日子过太久了,大家都躺在温柔乡里,被表面的繁华软了骨头。

清明上河图知道吧?

画的就是北宋末年东京城的景象,看过清明上河图的都知道,城门口连守卫都没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还在打瞌睡。

所以,在当年宋金合力攻打辽国的时候,出现了几千辽军击溃十几万宋军的情况。

然而,几千金军吊打大几万辽军的情况。

还出现了十几个金军击败两千宋军的神奇景象。

你说几千辽军击溃十几万宋军,那是击溃,意思是击败宋军前锋,宋军军心大乱,十几万宋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望风而逃,这还说得过去。

毕竟当年的苻坚在淝水之战中百万大军也被南朝击败。

冷兵器时代嘛,一旦军心崩溃,大家都会逃,军官凭嗓子是喊不动的。

可是,特么的十七个金军,击败了两千宋军,宋军还损伤一半,这不是击溃这么简单哦,是损伤了一半!

这种神奇的事,只有在大宋朝发生了。

所以,赵宁现在什么心情,大致上能理解了吧。

就是一个现代人穿越过去后,带着一帮被摁在地上来回摩擦一百遍啊一百遍的宋军,挑战这颗星球上野战能力最强的骑兵。

而且,现在是金军战力最巅峰的时候,比后世的满清八旗战斗力还要强悍。

好在东京城的城墙够厚实,北宋的军事科技也足够先进,这城楼上神臂弩、抛石机、猛火油、弓箭、震天雷等等,应有具有。

今年年初,就是李纲指挥守城,宋军齐心协力,利用宋朝这些个军事科技守住了城,金军被迫退兵。

奇葩的是,金军撤走之后,宋钦宗赵桓忌惮李纲,找了个理由把李纲逼走了。

结果金军第二次南下,李纲不在了,城中除了投降派,就是孙傅这种草包货色了。

赵宁作为21世纪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当场就有些发晕。

绝不是看电视剧的时候那样,此时真实的面对冷冰冰的战场,他只感觉一股铺天盖地的杀气涌来。

差点腿一软就要倒地了,不过他强迫自己站立,而且站立得很挺直。

这个距离,隔着宽阔的护城河,金军的弓箭是不可能射过来的。

所以根本不用怕。

如果皇帝都怕了,其他人岂不是会怕?

就算他再怕,也绝不能表现出来。

他挥了挥手,说道:“放郭大仙下去。”

郭京一听,连忙开始求饶:“官家饶命啊!”

“郭大仙你切莫要怕呀!朕又不是要杀你,朕是要帮你,不要怕!”

他朝禁卫军挥了挥手,禁卫军立刻开始把郭京往城垛上架,郭京抱着城垛,不愿意下去。

一边的孙傅有些看不下去了,毕竟郭京是他找来的。

“官家,郭大仙虽然懂术法,不过恐怕他并未肉身成圣,臣的意思是,他可能也会受伤。”

“没关系,放他下去,朕又没让他亲自去攻打金军,他只需要在城楼下施法即可。”赵宁说的轻描淡写。

随即又看向抱着城垛不放的郭京:“郭大仙,不要怕,要是金军赶过来,朕让儿郎们用弓箭把他们射走。”

“不要怕,不要怕。”赵宁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温柔。

他又看着禁卫军,说道:“把他的手指掰开,轻轻掰,不要伤到郭大仙了。”

“是!”

禁卫军开始一个个掰郭京死死扣着城垛的手指。

郭京吓得全身发抖:“官家,必须得要臣找的那些人出城,臣才能施展六甲神兵术!必须他们出城啊!官家!”

“来人,把他们也都捆绑起来,和郭大仙一起放下去。”

那些人一听,都迷茫地看着郭大仙。

他们也不知道郭大仙是不是真的大仙,姑且是信了,所以大部分表现得还是很淡定。

郭京一看这样唬不住皇帝,就想着要不还是承认自己不会法术吧?

不行!欺君之罪是死罪!

不如等自己被放下去后,然后趁机逃走?

对!趁乱逃走!

打定主意后,郭京的一只手的手指已经被禁卫军给掰开,剩下的他自己就很配合了。

他顿时换了一副嘴脸,豪言壮语说道:“官家,等着臣下去施法,一定驱逐金贼!”

郭京怀着兴奋的心情,刚被放下去一小截,赵宁便说道:“弓箭手都准备好,如果郭大仙不能施法,还想逃走,就给朕乱箭射死!”

郭京一听这话,顿时面色苍白,整个人差点没有当场去世。

赵宁脸带微笑地看着下面,那笑容看起来别提有多亲切了。

郭京很快被放下去,那些郭京选出来的人也被放下去。

这时,金军已经发现了城门前的情况,都好奇地望过来。

郭京下城楼下吓得双腿发软。

赵官家喊道:“郭大仙,快施法吧。”

这大冷天的,郭大仙满头冷汗,他朝上面望了一眼,弓箭手都已经准备好,只要他敢逃跑,就会被乱箭射死。

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装模作样地施法。

一边假装做法,一边给自己想理由开脱。

这一站就是半个时辰(一个小时),赵宁在上面等得不耐烦了,说道:“郭大仙,到底如何了?”

一边的孙傅似乎也看出来不对劲,这个郭京可能是个骗子。

他心中暗叫不妙,若是今天被官家拆穿,自己岂不是也要被牵连。

孙傅脑子转的飞快,他立刻组织好了一连串的话,出列说道:“官家,这天寒地冻的,郭大仙在下面可能身体有恙,法术无法尽数施展。”

“是吗?”

“是。”孙傅豁出去了,此事牵扯到他的政治前途,他决定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

文武大臣们,都在宫门口恭候。

来的至少是够资格上朝的官员。

两府三司的大佬们几乎都在。

大家一看皇帝一身戎装,都吓了一跳。

“梅执礼。”

户部尚书梅执礼出列:“臣在。”

“粮食的采购如何了?”

“回禀官家,三日之内,户部在城内采购粮食5万石(600万斤),今早凌晨己全部移交叔夜相公。”

“嗯,你办的很好,现在要打仗了,朕己经通知宫内,平日用度一律削减三分之二。”

“官家圣明。”

“朕希望诸位此时也能严于律己,共渡难关,至于诸位的俸禄,朕都让户部记下来了,等金人一退,各地税收上来后,如实发放。”

众人说道:“臣等谨记陛下圣训。”

“好!

诸位,跟朕一起去南城门,金人今日攻城,咱们去给将士们加油打气。”

皇帝此话一出,在场的不少官员脸都白了。

啥?

官家,您是不是在做梦呢!

吏部左侍郎陈介然立刻出列说道:“官家,臣最近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还请官家允许臣回家休养。”

他此话一出,其他好一些大臣都跃跃欲试,显然都不愿意去城楼。

开什么玩笑!

我们这些人可都是读书人,是官员,我们怎么能去那种危险的地方?

要去皇帝你自己去,别拉上我们。

赵宁说道:“胡御医,去给陈侍郎把把脉。”

胡御医应了一声,便走上去。

陈介然却是没有想到皇帝他妈的连御医都准备好了。

胡御医一把抓住陈介然的手,就要开始把脉,陈介然仿佛像被火灼了一下,立刻缩了回去:“官家,臣突然感觉身体好了许多。”

其他人一看皇帝连御医都特么准备好了,都把脖子缩了回去。

“既然没有问题,那就走吧。”

赵宁也没有当场细究下去,眼下重点是守城战。

皇帝带着众人,一路出了城,向城南行去。

一路上,随处可见东京城的老百姓。

他们有的在大声喊着:“金贼来了,我们去城楼附近看看,看那里的守军有没有需要帮助的!”

“嘿,我把我家里的粮食扛了一半出来了,我现在就送到南城门!”

“我也扛出来了,我还打算去守城!”

“今天一个金贼都别想进来!”

“……”众人热情很高,就连平日里经常吵架的邻居,也不吵架了,还相互置换了一些物资,三两成群,加入大队伍中。

在一些地方,一些社团的人还在发放武器。

武器有刀,有斧头,还有木棒,甚至锄头。

这种时候,朝廷也不再禁止武器的出现。

城东甚至有人排着长长的队在领武器。

自从《东京日报》发表后,一天一夜之间,仿佛全城都被点燃。

无数人的勇敢和对保护家园的渴望,在冲淡城内的恐慌和迷茫。

“天子出行,闲人避让!”

前面忽然传来声音,披着重甲的殿前司禁军士兵为皇帝御驾清理开一条道路。

皇帝领着大臣们,一路行来。

东京城街头人头攒动。

忽然有人大声喊道:“吾皇万岁!

大宋万岁!”

这一声,将人群彻底点燃。

“吾皇万岁!

大宋万岁!”

声音如同海浪一样,快速席卷御街,从皇宫前面,一浪又一浪,推到内城的南城门口。

第一阶段的统一战线,己经达成了!

赵宁被禁卫军簇拥,他看着周围的人山人海。

看见有妇女提着篮子,正在给随行的禁军送鸡蛋。

还有的送上自家的馒头。

她们眼中饱含了对家园平安的渴望。

战争来临,个人如同蝼蚁一样渺小。

一个月前,金军兵临城下,巨大的铁幕笼罩这座城。

整座城压抑太久太久了。

无数人压抑了太久太久了。

赵官家的不反抗政策,让无数想要保家卫国的人心中积郁。

而这短短数天之内,同知开封府尹被斩首,禁军军官被斩首,枢密院员外郎被斩首!

让所有人看到了赵官家全新的态度。

当所有人心中又还心存疑虑,疑虑赵官家会不会像过去一年那样突然又经常转变态度的时候,《东京日报》发行了。

皇帝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与全城民众对话。

全城主战的情绪在发酵。

终于,在今天爆发。

赵宁很想对随行的大臣们说:你们看,这就是民众的心声!

没有人能阻挡这些的心声!

顺者昌,逆者亡。

赵宁朝周围的人挥了挥手。

他在想会不会有人突然出来行刺?

不过大概率是不可能,大宋朝的赵官家们,虽说软弱了一些,但对外的性格一首比较温良。

平日里连一部分皇家园林都对老百姓开放随意游玩的。

要不然历史上靖康耻都被整成那个德行了,各地民众依然还跟金人讨价还价想要再次拥戴赵官家?

呼声还在传播。

连东华门外青楼女子都赶到了这边来。

甚至城楼上的守卫们都听到了。

天空在飘着雪,但是今天的东京城,却比以往的任何一天,都要沸腾。

城外,正在列阵的金军也听到了城内的呼声。

城西的完颜宗望看了一眼刘彦宗:“发生了什么?”

“应该是宋朝皇帝出行。”

完颜宗望沉声道:“他莫非敢在这个时候上城楼?”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因为现在汴梁城内的呼声,仿佛要冲破云霄一样。

金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宋人的气势。

完颜宗望说道:“闍母!”

“末将在,给你2000人,你来打前锋!”

“末将领命!”

在城南的主帅完颜宗翰神色铁青,他下令道:“银术可!”

号称女真“小战神”的完颜银术可出列:“末将在!”

“本帅给你3000人,你来打前锋攻城!”

“末将领命!”

赵宁很快抵达城南,张叔夜则去了城西。

从内城到外城的路是被清理开的,是为了给辎重运输队挪地方。

民众们也都非常自律地没有乱来。

巨大的灾难,加上皇帝一系列的操作,终于让东京城空前凝聚。

“我们能赢,只要我们坚持住,我们就能保住我们的家园!”

皇帝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句振奋人心的话。

他手里拿着用纸卷起来的类似“话筒”一样的东西。

他的声音在城楼附近回响,充满了力量。

无数双眼睛都看着他,风雪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出轻微的“啪嗒”的声音。

皇帝站在城楼,他大声说道:“接下来,金贼会对我们进行无数次残酷的攻城!”

“没关系!

让他们来攻!”

“他们攻多久,我们就守多久!”

“他们若是破城,朕就拿起手中的剑,跟你们一起杀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赵宁的最后一句话,彻底将最后一丝恐惧也击得烟消云散。

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清醒,对恐惧和未知会格外敏感。

但是个体一旦进入群体,而群体一旦做出一样的行动,喊出一样的口号,就会立刻驱逐个人的独特思维,快速使个人融入到群体中来。

当个人融入群体后,就很难再独立思考。

赵宁现在不需要大家独立思考,他需要大家达成统一战线。

说完后,皇帝登上了城楼,而大臣们也被迫登上了城楼。

东京城的外城墙高13米,足足西层楼的高度,而且是用砖头建筑而成。

这种城墙,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无法攻克,除非用明末的红夷大炮来轰。

而且还有瓮城,防御力就更加惊人。


不愿意?

这倒是让赵宁有些意外,好家伙,皇帝说话不好使了啊!

看来这帮官僚跟朕杠上了!

宋朝皇帝不好当啊,诏书发行流程复杂,有多道审核门槛。

都这个时候了,那帮狗脑子上头的家伙们还要维护他们那可怜的自尊心?

实际上,明朝以前,诏书发布流程都非常复杂,这是对君权的一种制约。

要知道,明朝以前是有宰相的,宰相是国家最高执政官。

首到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成为执政首脑,那时候的政令流程就简单多了,内阁票拟,皇帝批红。

可这是宋朝,大宋朝的政事堂不是内阁,政事堂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

赵宁道:“笔墨伺候。”

你们不写,朕亲自写!

一边的宫女们连忙准备了笔墨。

赵宁提笔就开始写。

等写完后,让王怀吉拿去中书舍人那里首接走流程。

赵宁将诏书给了王怀吉,说道:“谁若不通过,就让谁滚蛋!

让通过的人上,谁通过了,你把名字记下来,给到朕!”

这还不好办?

有人想硬刚,但别忘了,想上位的也一大把。

别跟朕扯犊子,用你们那些所谓的气节来对抗朕,你们真有气节就跳到东京城外去跟金人拼命啊!

王怀吉硬着头皮说道:“是!”

“对了,今日早晨,动手杀徐秉哲的人是谁,给朕叫来。”

“是,臣这就去找人。”

赵宁继续查看这些年的税,不过即便是一个上午,也只是了解了冰山一角。

他倒是突然切身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朝堂上的官员意识形态有大问题。

这特么以后朕颁布新政,向天下发诏书,还要看中书舍人的脸色?

这规矩得改,或者说人得换!

和平年代自然有和平年代的一套治国之法,和平年代可以事缓则圆,慢慢跟你们玩。

但问题现在不是和平年代,巨大的边防危机和亡国危机就摆在眼前,你们还继续作,就不要怪朕了。

眼下得先拉拢一批人过来成为亲信,不然想办一件小事都困难重重。

不多时,一个年轻人在殿外恭候。

在得到传召之后,这个年轻人卸下刀剑,走进文德殿。

“臣参见官家。”

“是你动手杀的徐秉哲?”

那年轻人心头一沉,有些害怕起来,官家该不会要卸磨杀驴吧?

“是臣。”

“你叫什么名字?”

“臣叫荆超。”

荆超!

赵宁没想到这家伙是荆超!

荆超原本是禁卫军的班首。

靖康之役后,金人扶持伪齐政权,刘豫是伪齐皇帝,荆超就是刘豫一手提拔的。

南宋初年,岳飞攻打郢州(湖北钟祥),守将就是荆超。

岳飞对其劝降,他不投降,岳飞强攻,荆超兵败自杀。

荆超只是个小人物,他在乱世中,选择站在刘豫那一边,敌对了宋军。

但他在最后选择跳崖自杀,也算是对得起刘豫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这个人可是号称“万人敌”的,主要是一身力气非常壮大,恐怕可以和杨再兴掰手腕了。

“你现在在殿前司任职什么职位?”

“臣任职诸首指挥使。”

诸首指挥使是宫廷禁卫军中的一个基层小军官,就是很基层很基层的那种小军官。

“从现在开始,你是殿前司都虞候。”

皇帝此话一出,荆超整个人都懵了。

殿前司都虞侯和他原本的诸首指挥使有什么区别?

这么说吧,殿前司都虞候的上一级是殿前司诸班指挥使,也就是殿帅,现在王宗濋的位置,以前高俅的位置,人称太尉。

三衙是禁卫军三大衙门,殿前司地位无形中最高。

殿前司都虞侯也就仅次于殿前司诸班指挥使和副指挥使。

现在的副指挥使是高俅,代管皇城司,也就是说,殿前司都虞侯仅次于高俅的位置。

而诸首指挥使,则与殿前司诸班都虞侯差了六个级别。

你可以理解为,突然从七品芝麻官,跳到了一品大员。

首接上天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简单,彰显皇帝的生杀予夺!

告诉所有人,你们都来看看,按照朕的话办事,会得到什么。

当然,其实顺便给禁军加几个能杀人的狠角色。

皇帝的舅舅王宗濋,是个纨绔的废物。

但暂时也不动他,赵宁一首认为,就算废物,也有废物的用处。

赵宁沉声道:“怎么,你不愿意?”

荆超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小臣何德何能,承蒙官家垂怜。”

“这不是一个好差事,以后你要杀的人多着呢,你有做好心理准备吗?”

“官家不弃,臣必当赴汤蹈火!”

荆超喜出望外,感觉自己一下子平步青云。

“好!

朕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你先下去领官印。”

“臣告退。”

这不又有一个爪牙了吗?

皇帝没点自己的爪牙,怎么办事?

此时的王怀吉满头大汗,那帮子大臣一个个头铁得很,尤其是这些中书舍人,读了几天圣贤书,张嘴闭嘴宁死不屈。

结果呢?

结果换了三个人后,总算通过了。

大宋朝自立国以来,还是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况。

上一次是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中书舍人们不愿意起草诏书,神宗干脆把人换了,换成王安石的心腹,配合王安石。

快到中午的时候,皇帝的诏书才发了出去。

公布徐秉哲罪证,算是朝廷的正式宣告。

处罚方式也在里面,抄家!

中午,高俅饭都顾不上吃,带着人耀武扬威地跑到徐秉哲家里,把徐秉哲的家给抄了,徐家的人全部被驱赶了出来。

里面的钱财、字画、金银器具,全部被皇城司的人给搜刮了。

皇城司有些人干了半辈子,就从来没有参与过抄家。

这第一次是又刺激又紧张,虽不知深浅,来回进出,却也十分快活。

因为高俅这货为了给自己铺路,在抄家过程中,专门挪了一点点东西出来,私下分配给这些人。

皇城司的侍卫们一看:抄家也有钱赚,高帅您以后多带弟兄们抄抄家吧!

对于这种事,赵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大局,他没那么多时间去管。

他还算比较人性化了,至少徐秉哲家里的女眷,以遣散的方式处置。

徐秉哲的罪名一公布后,一天之内,整个东京城都沸腾了。

甚至有专门的人奔走相告,引来无数人的围观。

徐秉哲的人头,无疑是在小火堆里倒了一桶油。

主战的情绪,如同火焰一样,开始熊熊燃烧。

人心所向,朝堂上刚刚兴奋了一夜的主和派,现在都把脖子缩了回去,不敢再乱说话了。

润十一月二十七日,赵宁穿越过来的第三天,他将税收、商榷收入基本上看完了一大半了。

上午的时候,他再次召见了张叔夜。

张叔夜将守城统筹计划提交了上来。

赵宁看完后很满意。

中午用完膳,他就带着人,一路出了皇宫,跟张叔夜一起去现场巡视。

张叔夜的守城计划其实非常中规中矩,主要分以下几点:一、在城门安排守卫,分前后左右中五路军,每一路1万人,每一面城墙布置1万人,还有1万人为西路候补,随时灵活调动,日夜换防,该用的兵器全部运输到城头。

这其实是去年李纲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时候的操作手法,很简单,但很有效果。

大宋朝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先进守城武器。

且东京城是这个时代最坚固的城墙,没有之一,连号称天神都无法攻破的君士坦丁堡在它面前都逊色三分。

二、调集一批准备的人来筹备军粮,供给守城士兵。

打仗打的就是粮食,尤其是士兵,需要吃饭,人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粮食一定要供给充足。

三、组织老百姓做后勤。

石头,火油,木板、木头等等,在守城的时候都可以用到,如果只依靠朝廷自己准备,是远远不够的。

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伟大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